首页 >> 古诗文 >> 冬至寄行甫腾叔原文 诗词名句

冬至寄行甫腾叔

作者:陈藻 朝代:宋代

冬至寄行甫腾叔原文

江浙羁栖怕雪霜,早年听得晚年尝。
生涯败意多谙历,节序随缘少感伤。
鸭肉馄饨看土俗,糯丸麻汗阻家乡。
二千里外寻君话,今日那堪各一方。

诗词问答

问:冬至寄行甫腾叔的作者是谁?答:陈藻
问:冬至寄行甫腾叔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陈藻的名句有哪些?答:陈藻名句大全

陈藻冬至寄行甫腾叔书法欣赏

陈藻冬至寄行甫腾叔书法作品欣赏
冬至寄行甫腾叔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羁栖

亦作“羇栖”。淹留他乡。 唐 杜甫 《熟食日示宗文宗武》诗:“消渴游 江 汉 ,羇栖尚甲兵。” 金 元好问 《得侄抟信》诗之一:“隔阔家仍远,羈栖食更艰。” 郑观应 《盛世危言·垦荒》:“ 中国 之边境苦无人以实之,而忍听吾民之逼迫羈栖,飃零海外。”

雪霜

(1).雪和霜。《礼记·月令》:“﹝孟冬之月﹞行秋令,则雪霜不时,小兵时起,土地侵削。” 唐 李绅 《发寿阳分司敕到又遇新正感怀书事》诗:“渐喜雪霜消解尽,得随风水到天津。” 宋 程大昌 《感皇恩》词:“周遭松竹,任是雪霜长緑。”

(2).比喻一尘不染。 南朝 梁 陶弘景 《授陆敬游十赉文》:“涤荡纷秽,表里雪霜。”

(3).比喻白色。 唐 刘禹锡 《望夫山》诗:“肌肤销尽雪霜色,罗綺点成苔蘚斑。” 唐 杜牧 《寄李播评事》诗:“春来烟渚上,几浄雪霜毫。”

(4).借指某些白色事物。(1)白发。 唐 白居易 《同微之赠别郭虚舟炼师五十韵》:“雪霜各满鬢,朱紫徒为衣。” 宋 苏轼 《次韵子由种杉竹》:“糟麴有神熏不醉,雪霜夸健巧相沾。”(2)芦花。 唐 黄滔 《题山居逸人》诗:“十亩餘芦苇,新秋看雪霜。”(3)盐。 宋 龚鼎臣 《东原录》:“ 王钦若 三司勾当,来 亳州 散食盐钱。知州有诗一句云:‘雪霜散处民心悦。’ 钦若 对曰:‘鼎鼐调时众口知。’”

早年

多年以前,指人年轻的时候

早年丧偶

晚年

老年人一生中最后阶段

生涯

(1) 指从事某种活动或职业的生活

从石磊沟回来以后, 黄老妈妈就重又过起了讨饭生涯。——《党员登记表》

(2) 指赖以维持生活的产业、财物

生涯罄尽

败意

犹败兴。《晋书·王戎传》:“ 戎 每与 籍 为竹林之游, 戎 尝后至。 籍 曰:‘俗物已復来败人意。’ 戎 笑曰:‘卿辈意亦復易败耳!’” 宋 惠洪 《冷斋夜话·满城风雨近重阳》:“昨日闲卧,闻搅林风雨声,欣然起,题其壁,曰:‘满城风雨近重阳。’忽催租人至,遂败意,止此一句奉寄。”参见“ 败兴 ”。

谙历

熟习,有经验。 宋 范仲淹 《奏乞拣沿边年高病患军员》:“臣等欲乞朝廷於都知押班及近上内臣内,选差諳歷边事者三员。” 宋 陈亮 《酌古论四·崔浩》:“天下有奇智者,运筹於掌握之间,制胜於千里之外,其始若甚茫然,而其终无一不如其言者,此其諳歷者甚熟,所见甚远也。”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十六出:“诗书礼乐曾諳歷。”

节序

节令,节气;节令的顺序。 南朝 梁 江淹 《谢仆射游览》诗:“凄凄节序高,寥寥心悟永。时菊耀巖阿,云霞冠秋岭。” 唐 骆宾王 《畴昔篇》:“ 江 南节序多,文酒屡经过。共踏春江曲,俱唱采菱歌。” 清 纳兰性德 《鹧鸪天》词之一:“惊节序,叹沉浮,穠华如梦水东流。” 李大钊 《青春》:“每更节序,輒动怀思,人事万端,那堪回首,或则幽闺善怨,或则骚客工愁。”

随缘

(1).佛教语。谓佛应众生之缘而施教化。缘,指身心对外界的感触。 南朝 宋 宗炳 《明佛论》:“然羣生之神,其极虽齐,而随缘迁流,成麤妙之识,而与本不灭矣。” 唐 戴叔伦 《赠行脚僧》诗:“补衲随缘住,难违尘外踪。”

(2).顺应机缘;任其自然。《北齐书·陆法和传》:“ 法和 所得奴婢,尽免之,曰:‘各随缘去。’” 唐 张籍 《赠道士宜师》诗:“自到王城得几年, 巴 童 蜀 马共随缘。”《古今小说·单符郎全州佳偶》:“随缘快活,亦足了一生矣。” 郭沫若 《圣者》:“到处随缘是我家,一篇《秋水》一杯茶。”

感伤

因有所感触而悲伤。尤指过分的和做作的多愁善感

带有几分感伤的心情

他的作品感伤情调太重

哀人易感伤,触物增悲心。——晋· 张载《七哀》

馄饨

以面团皮包裹馅心后,放在汤水中煮熟,和汤同时食用

土俗

(1) 地方风俗

(2) 粗俗;不雅观

家乡

自己的家庭祖祖辈辈的居住地;故乡

里外

(1) 内里和外表

营房里外都种了树

(2) 左右,大概

不用看秤,里外差不了二两

今日

(1).本日;今天。《孟子·公孙丑上》:“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唐 韩愈 《送张道士序》:“今日有书至。”《水浒传》第四五回:“ 杨雄 道:‘兄弟何故今日见外?有的话,但説不妨。’”《儿女英雄传》第三回:“ 华忠 説:‘今日赶不到的;他连夜走,也得明日早上来。’”

(2).目前;现在。《穀梁传·僖公五年》:“今日亡 虢 ,而明日亡 虞 矣。” 唐 骆宾王 《为徐敬业讨武曌檄》:“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清 黄遵宪 《台湾行》:“今日之政民为主, 台 南 台 北固吾圉!” 丁玲 《韦护》第一章:“然而她们却痛叱 中国 今日之所谓新兴的、有智识的妇女。”

那堪

1.怎堪;怎能禁受。 2.犹言兼之;何况。

一方

(1).一边。多指远处。《诗·秦风·蒹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郑玄 笺:“在大水之一边,假喻以言远。”《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扁鹊 以其言饮药三十日,视见垣一方人。” 司马贞 索隐:“方犹边也,言能隔墙见彼边之人。” 三国 魏 曹丕 《与吴质书》:“今果分别,各在一方。” 宋 范成大 《送王仲显赴琼筦》诗:“十年五别岁月老,一方万里音尘稀。”

(2).一处。指所居住的地方。《诗·小雅·角弓》:“民之无良,相怨一方,受爵不让,至於己斯亡。” 郑玄 笺:“无善心之人,则徙居一处怨恚之。”《西游记》第六五回:“经上言三千诸佛,想不是在一方;似 观音 在 南海 , 普贤 在 峨眉 , 文殊 在 五台 。” 清 顾炎武 《与人书》之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

(3).一个方面;一带地方。《汉书·终军传》:“臣年少材下,孤於外官,不足以亢一方之任。”《南齐书·竟陵王子良传》:“ 齐 有天下日浅,恩洽未布,一方或饥,当加优养。” 宋 欧阳修 《乞奖用孙沔札子》:“其养练士卒,招抚蕃夷,恩信著於一方,至今边人思之。”《古今小说·张道陵七试赵昇》:“所以一方惧怕,每年用重价购求一人,赤身绑缚,送到庙中。” 陈沂 《奔袭刘黑七》:“我这下子活捉了他,不仅为我们这一方的老乡们除了害,我还可以立一个特等功。”

(4).指物的一部分或事的一方面。《周礼·考工记·鲍人》:“信而直,则取材正也;信之而枉,则是一方缓、一方急也。若苟一方缓、一方急,则及其用也,必自其急者先裂。”《晋书·刑法志》:“理者,精玄之妙,不可以一方行也;律者,幽理之奥,不可以一体守也。” 宋 曾巩 《请近更官制如周官六典为书札子》:“况於时异事殊,而可以胶於一方之説,泥於一偏之跡哉?”

(5).一种;一类。《慎子·民杂》:“是以大君因民之能为资,尽包而畜之,无能去取焉。是故不设一方以求於人,故所求者无不足也。”《淮南子·精神训》:“以死生为一化,以万物为一方。” 高诱 注:“方,类也。”《西京杂记》卷四:“其有一介之善,一方之艺,居接士之馆。”

(6).犹言一种方法。《吕氏春秋·君守》:“今之为车者,数官然后成。夫国岂特为车哉,众智众能之所持也,不可以一物一方安车也。” 高诱 注:“方,道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养气》:“虽非胎息之迈术,斯亦卫气之一方也。”

(7).一种配方或药方。《南齐书·虞悰传》:“ 悰 善为滋味,和齐皆有方法……上就 悰 求诸饮食方, 悰 秘不肯出。上醉后,体不快, 悰 乃献醒酒鯖鮓一方而已。”《西游记》第七九回:“朕得一疾, * 日久不愈。幸国丈赐得一方,药饵俱已完备,只少一味引子。”

(8).指东西南北四方之一。 唐 李贺 《北中寒》诗:“一方黑照三方紫, 黄河 冰合鱼龙死。”

(9).数量词。用于方形的东西。 唐 曹松 《碧角簟》诗:“八尺碧天无点翳,一方青玉絶纤尘。” 元 吴昌龄 《东坡梦》第一折:“你下山去俗人家沽一壶酒,买一方肉。” 元 曾瑞 《留鞋记》第四折:“将绣花鞋一隻、香罗帕一方,揣在小生怀内。”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湘事记·军事篇二》:“其时都督印信未刊,随取草纸一方,上书都督 焦 临时命令,委任某为标统,某为营官,下盖四正小印。” 臧克家 《罪恶的黑手》诗二:“有的把巧思运入一方石条的花纹,有的持一块木片仔细地端详。”

(10).数量词。用于田地、土地。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榆白杨》:“种榆法:於其地畔种者,致雀损穀;既非丛林,率多曲戾;不如割地一方种之。” 唐 王建 《上田僕射》诗:“一方新地隔河烟,曾接诸生听管絃。” 宋 张载 《经学理窟·周礼》:“井田亦无他术,但先以天下之地棋布画定,使人受一方,则自是均。”

(11).数量词。指一个方形,犹言一片。 唐 李端 《送从叔赴洪州》诗:“后夜相思处,中庭月一方。” 唐 刘禹锡 《生公讲堂》诗:“高坐寂寥尘漠漠,一方明月可中庭。”

(12). 宋 代《方田法》,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见《宋史·食货志上二》及《文献通考·田赋四》。

(13).一面。表示一个动作跟另一个动作同时进行。 鲁迅 《集外集拾遗·关于知识阶级》:“至于诸君,是与旧的不同,是二十世纪初叶青年,如在劳动大学一方读书,一方做工,这是新的境遇。”

(14).指事务上相对的两个方面之一。 孙中山 《民族主义》第四讲:“在战争的两方面,一方叫做协商国,一方叫做同盟国。”

(15).一万的隐语。详“ 一干一方 ”。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标签:祈雨

    半夜云浓晓势轻,辰牌山复吐英英。

    铺空终是艰致雨,漫著归鞭意益怦。

  • 作者:朱庆馀,朝代:唐代
    塞下闲为客,乡心岂易安。程涂过万里,身事尚孤寒。竟日风沙急,临秋草木残。何年方致主,时拂剑尘看。
  • 作者:赵汝鐩,朝代:宋代
    大公严子陵,皤然两渔人。文王尚西伯,光皇已中兴。太公所以竟卷饵,子陵所以归垂纶。趋向固异辙,出处同一心。当日遭逢傥易地,两翁亦必随时而屈伸。钓台高兮渭水清,或隐或显俱彰千古名。
  • 作者:崔璆,朝代:宋代
    酒星落京口,化为崔子玉。孤舟载壶觞,水花红映肉。小儿唱铜斗,大儿倒醽醁。一笑不知年,浩荡天地屋。慎勿临窦呼,人生随转烛。嗣宗礼法仇,钟会被杀戮。
  • 作者:郑刚中,朝代:宋代
    牢落长安赋就时,青苔到榻有谁知。年逾四十犹无禄,笔下千篇祗有诗。风雨飘零长是客,干戈悲梗独忧时。平生爱作惊人句,博得如今杜拾遗。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名实曾何谓,应如宾主然。

    底须名是尚,当以实为先。

    沐浴文章海,菑畬经训田。

    淮南倡正议,说苑著良诠。

    修已若乖术,治人宁有缘。

    要非沽可得,讵藉养因传。

    循欲诚无忝,责期伪尽蠲。

    春官新定制,所冀获真贤。

  • 作者:吕钦问,朝代:宋代
    彭泽有琴尝无弦,大令旧物惟青毡。我亦四壁对默坐,中有一床供昼眠。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堂据碧湖中,冰消舟始通。

    规形是秋月,揽景恰东风。

    有照初无示,惟明抑且公。

    鉴人如不爽,絜矩自吾躬。

  • 作者:宋庠,朝代:宋代
    去国虽伤别,乘軺尚及春。荥风清翼盖,鞏树绿迎人。后队金铙响,前驱隼旆新。衰怀无丽赋,何以诧西宾。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樯乌五两顺,瞬息将百里。

    郡城临清淮,蜿蜒耸堞雉。

    土堤与城齐,一线束流水。

    切近俯闾阎,意外虞难恃。

    让水势不能,保障惟藉此。

    甃石费虽钜,为民无惜理。

    爰以命河臣,形势大端指。

    归舟相设蕝,稍慰勤民意。

    来来司水土,钦哉聆后旨。

    有孚我弗问,匪懈汝其矢。

    尚令坚比墉,毋俾穿于蚁。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