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读故许昌薛尚书诗集原文 诗词名句

读故许昌薛尚书诗集

作者:郑谷 朝代:唐代

读故许昌薛尚书诗集原文

篇篇高且真,真为国风陈。
澹薄虽师古,纵横得意新。
翦裁成几箧,唱和是谁人。
华岳题无敌,黄河句绝伦。
吟残荔枝雨,咏彻海棠春。
李白欺前辈,陶潜仰后尘。
难忘嵩室下,不负蜀江滨。
属思看山眼,冥搜倚树身。
楷模劳梦想,讽诵爽精神。
落笔空追怆,曾蒙借斧斤。

诗词问答

问:读故许昌薛尚书诗集的作者是谁?答:郑谷
问:读故许昌薛尚书诗集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读故许昌薛尚书诗集是什么体裁?答:五排
问:郑谷的名句有哪些?答:郑谷名句大全

郑谷读故许昌薛尚书诗集书法欣赏

郑谷读故许昌薛尚书诗集书法作品欣赏
读故许昌薛尚书诗集书法作品

全唐诗:卷676-101

参考注释

国风

(1).《诗经》的一部分。大抵是 周 初至 春秋 间各诸侯国的民间诗歌。包括《周南》、《召南》和《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也称为“十五国风”,共一百六十篇。作品大多体现了人民的思想感情,对统治阶级的罪恶有所揭露,广阔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但也不尽是民间作品。

(2).国家的风俗。《史记·殷本纪》:“帝 武丁 即位,思復兴 殷 ,而未得其佐。三年不言,政事决定於冢宰,以观国风。” 唐 宋中 《送韦参军》诗:“国风冲融迈三五,朝廷欢乐弥寰宇。”

澹薄

(1).恬淡寡欲。《淮南子·主术训》:“非澹薄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 南朝 宋 颜延之 《五君咏·向常侍》:“ 向秀 甘澹薄,深心託豪素。” 唐 唐彦谦 《寄蒋二十四》诗:“禪门澹薄无心地,世事生疏欲面墙。” 宋 王禹偁 《次韵和仲咸对雪吟三十韵》:“久闲便澹薄,渐老厌諠譁。”

(2).淡薄,不浓烈。 唐 卢纶 《春思贻李方陵》诗:“渐知懽澹薄,转觉老殷勤。”《新唐书·卢钧传》:“ 钧 与人交,始若澹薄,既久乃益固。” 宋 范成大 《再题瓶中梅花》诗:“风袂挽香虽澹薄,月窗横影已精神。”《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八:“﹝ 宗仁 ﹞心里澹薄了好些,朝暮情意渐渐不投。”

(3).贫寒;不丰厚。 宋 苏舜钦 《晚意》诗:“田家虽澹薄,犹得离尘喧。” 明 郑若庸 《玉玦记·赴试》:“贫家澹薄,管待不周,惶愧惶愧。”《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大郎道:‘店中冷落,怎好度岁?秀才不嫌家间澹薄,搬到家下,与老汉同住几日。’”

师古

效法古代。《书·说命下》:“事不师古,以克永世,匪 説 攸闻。”《宋书·礼志一》:“师古而不适用, 王莽 所以身灭。” 唐 杜甫 《行次昭陵》诗:“文物多师古,朝廷半老儒。” 清 钱谦益 《河南归德府知府高锵授中宪大夫制》:“学多师古,志在济时。”

纵横

(1) 竖和横互相交错

众壑纵横。——《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犹有曲挺纵横者。

刀戟纵横。——《广东军务记》

(2) 奔放自如

笔意纵横

(3) 奔驰无阻

纵横四海

(4) 放肆;无所顾忌

(5) 指合纵连横

得意

满意,感到满足时的高兴心情

得意的男孩

十二分得意

翦裁

(1).原指裁制衣服,后常比喻大自然对景物的安排。 唐 曹松 《天台瀑布》诗:“休疑宝尺难量度,直恐金刀易翦裁。” 宋 柳永 《瑞鹧鸪》词:“暗想花神巧作 江 南信,鲜染燕脂细翦裁。” 宋 苏轼 《吉祥寺花将落而述古不至》诗:“今岁东风巧翦裁,含情只待使君来。”

(2).比喻写文章时对材料的取舍安排。 宋 梅尧臣 《还吴长文舍人诗卷》诗:“诗教始二南,皆著圣贤跡,后世竟翦裁,破碎随刀尺。”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八:“ 彦高 词集篇数虽不多,皆精微尽善,虽多用前人诗句,其翦裁点缀若天成,真奇作也。” 明 唐寅 《<作诗三法>序》:“为句之法,在模写,在煅炼,在翦裁。”

唱和

(1) 以原韵律答和他人的诗或词

(2) 歌唱时此唱彼和,互相呼应

谁人

何人;哪一个。《吕氏春秋·贵信》:“凡人主必信。信而又信,谁人不亲?” 唐 王建 《簇蚕辞》:“已闻乡里催织作,去与谁人身上著。”《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二:“ 晦翁 断了此事,自家道:‘此等锄强扶弱的事,不是我,谁人肯做?’”川剧《五台会兄》:“ 杨延德 :谨遵师命。(内马叫)师父! 五台山 清静的禅院,谁人的马叫?”

华岳

同“ 华岳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四》:“ 华岳 本一山当 河 , 河 水过而曲行, 河 神巨灵,手盪脚蹋,开而为两,今掌足之跡仍存。”参见“ 华岳 ”。

高大的山。《礼记·中庸》:“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洩,万物载焉。” 陆德明 释文:“华岳,户化、户瓜二反。本亦作‘山岳’。” 朱熹 集注:“华、藏,并去声。”

指西岳 华山 。 晋 郭璞 《山海经图赞·华山》:“ 华岳 灵峻,削成四方,爰有神女,是挹玉浆。”

无敌

没有与之匹敌的对手

无敌将军

黄河

中国第二长河,发源于青海,流入渤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公里。流经黄土高原、夹带大量泥沙,每年达16亿吨,除12亿吨入海外,有4亿多吨沉积在下游河床上,有些地段河底竟高出地面5—10米,成为有名的“地上河”

绝伦

绝群。同类中无可比拟者;独一无二的;没有可以相比的

静者多心妙,先生艺绝伦。——杜甫《寄张十二山人彪》

绝伦超奇

荔枝

一种常绿乔木( Litchi chinensis ),偶数羽状复叶,花小,无花瓣,呈绿白或淡黄色,果实熟时紫红色,果味甘美,营养丰富,是我国特产

海棠

(1)

(2) 即海棠树,落叶乔木,卵形叶,开淡红或白花,结红、黄色球形果,酸甜可食

(3) 该植物所结果实

李白

(701—762) 中国唐朝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绵州昌隆人(今四川江油)。才华横溢。诗歌今存900首。

前辈

(1) 年岁大的人

前辈之风俗。——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我的前辈

(2) 较老的一代

革命前辈

(3) 生活在先前时代的人

(4) 一个团体或组织的著名的资格较老的成员

(5) 具有共同遗产的早期的人,不一定能追溯到血缘关系

(6) 在职务或进程上走在别人前面的人

开普勒是 牛顿的前辈

后尘

行路时身后扬起的灰尘,比喻在别人的后面

干工作要勇于创新,不步后尘

难忘

(1) 无法忘记

难忘的时刻

(2) 永远留在脑海里

一个具有政治胆识的难忘行动

(3) 值得记忆的

难忘的岁月

嵩室

即 嵩山 。 嵩山 东为 太室 ,西为 少室 ,故称。 唐 郑谷 《读故许昌薛尚书诗集》诗:“难忘 嵩室 下,不负 蜀江 滨。” 宋 范仲淹 《寄题许州钱相公信美亭》诗:“山色来 嵩室 ,风光彻 汝 坟。”

蜀江

蜀郡 境内的江河。 唐 刘禹锡 《竹枝词》之一:“山桃红花满上头, 蜀 江春水拍山流。” 宋 黄庭坚 《定风波》词:“及至重阳天也霽,催醉, 鬼门关 外 蜀 江前。” 清 唐甄 《潜书·利才》:“天下之险,莫如 蜀 江,莫如沧海。”

属思

构思。 唐 韩愈 《和崔舍人咏月》:“属思摛霞锦,追欢罄縹缾。”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常建》:“ 建 属思既精,词亦警絶。” 田北湖 《论文章源流》:“岂其属思之精,实由用字之当。”

山眼

山间泉眼。 唐 李白 《雨后望月》诗:“出时山眼白,高后海心明。” 唐 孟郊 《山中送从叔简赴举》诗:“石根百尺杉,山眼一片泉。”

冥搜

(1).尽力寻找,搜集。 晋 孙绰 《游天台山赋》:“非夫远寄冥搜,篤信通神者,何肯遥想而存之。” 宋 周密 《齐东野语·书籍之厄》:“吾家三世积累,先君子尤酷嗜,至鬻负郭之田以供笔札之用。冥搜极讨,不惮劳费,凡有书四万二千餘卷。”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促织》:“而心目耳力俱穷,絶无踪响,冥搜未已,一癩头蟆猝然跃去。”

(2).深思苦想。 唐 王昌龄 《箜篌引》:“ 明光殿 前论九畴,簏读兵书尽冥搜。” 元 曾瑞 《青杏子·骋怀》曲:“情动魂消,腹稿冥搜,宿恩当受。” 清 采蘅子 《虫鸣漫录》卷下:“必兢兢焉冥搜积想,务期周遍而后已。”

树身

树干

楷模

值得学习的人或事物;榜样

故北中郎将卢植,名著海内,学为儒宗,士之楷模,国之桢干。——《后汉书·卢植传》

以雷锋为楷模教育学生

梦想

即做白日梦空想;妄想;梦中怀想

梦想生活在更好的社会里

讽诵

(1).背诵。《周礼·春官·瞽蒙》:“讽诵诗,世奠繫。” 郑玄 注:“讽诵诗,谓闇读之不依咏也。”《汉书·艺文志》:“ 孔子 纯取 周 诗,上采 殷 ,下取 鲁 ,凡三百五篇。遭 秦 而全者,以其讽诵,不独在竹帛故也。”《南史·文学传·任孝恭》:“精力勤学,家贫无书,常崎嶇从人假借,每读一遍,讽诵略无所遗。” 章炳麟 《国故论衡·文学总略》:“古之言文章者,不专在竹帛讽诵之间。”

(2).朗读;诵读。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 田鹏鸞 ﹞年十四五,初为閽寺,便知好学,怀袖握书,晓夕讽诵。” 明 海瑞 《兴革条例·礼属》:“讽之读书者,非但开其知觉而已,亦所以沉潜反覆而存其心,抑扬讽诵以宣其志也。” 鲁迅 《书信集·致陶亢德》:“大札与《人间世》两本,顷同时拜领,讽诵一过,诚令人有萧然出尘之想。”

精神

(1) 指意识、思维、神志等

精神为之。——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2) 又

俱用精神。

精神复旧。——《聊斋志异·促织》

(3) 指内容的实质所在;主要的意义

译者没有体会原文的精神

(4) 活力;精力

精神饱满

(5) 活跃;有生气

那孩子大大的眼睛很精神

(6) 意志

不挠之精神。——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牺牲精神。

落笔

下笔书写或作画

他在有了生 * 验后才落笔画画?

斧斤

各种斧子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宋· 苏轼《石钟山记》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