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故洛城(一作登故洛阳城)原文 诗词名句

故洛城(一作登故洛阳城)

作者:许浑 朝代:唐代

故洛城(一作登故洛阳城)原文

禾黍离离半野蒿,昔人城此岂知劳。
水声东去市朝变,山势北来宫殿高。
鸦噪暮云归古堞,雁迷寒雨下空壕。
可怜缑岭登仙子,犹自吹笙醉碧桃。

诗词问答

问:故洛城(一作登故洛阳城)的作者是谁?答:许浑
问:故洛城(一作登故洛阳城)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故洛城(一作登故洛阳城)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许浑的名句有哪些?答:许浑名句大全

译文和注释

译文
禾黍成行地上半是野蒿,古人修此城哪顾上辛劳。
洛水东去街市随之改变,邙山北来残存宫殿高高。
暮云中寒鸦鼓噪落墙上,寒雨下大雁迷途躲空壕。
可惜缑岭成仙的太子晋,还在吹笙醉心于碧仙桃。

注释
禾黍(shǔ)离离:从《诗经·王风·黍离》篇开首的“彼黍离离”一句脱化而来。原诗按传统解说,写周王室东迁后故都的倾覆,藉以寄托亡国的哀思。这里加以化用,也暗含对过去王朝兴灭更替的追思。黍:糜子。子实去皮后为黄米。有黏性,可以酿酒、做糕饼。离离:庄稼一行行排列的样子。蒿(hāo):一种野草,此处泛指野草。
劳:辛劳。
市朝:争名夺利的场所。
山势:指北山。
堞(dié):城上小墙,即女墙。
壕(háo):城下小池。
缑(gōu)岭:即缑氏山,在今河南偃师东南。多指修道成仙之处。
笙(shēng):一种乐器。碧桃:原指传说中西王母给汉武帝的仙桃。此指传说中仙人吃的仙果。

诗文赏析


  洛阳,是有名的古城,东汉、曹魏、西晋、北魏曾建都于此。隋炀帝时,在旧城以西十八里营建新城,武则天时又加扩展,成为唐代的东都,而旧城由此芜废。许浑这首诗是凭吊故城感怀。
  登临送目,一片荒凉颓败的图景展现在眼前:禾黍成行,蒿草遍野,再也不见旧时城市的风貌。“禾黍离离”,是从《诗经·黍离》篇开首的“彼黍离离”一句脱化而来。原诗按传统解说,写周王室东迁后故都的倾覆,藉以寄托亡国的哀思。这里加以化用,也暗含对过去王朝兴灭更替的追思。
  由城市的衰败,诗人转念及当年兴建时的情景。“城此”的“城”,这里作动词用,筑城的意思。“岂知劳”的“知”,这里有管得上的意思。劳动人民世世代代不辞艰辛,用双手修建起这座城市,任其弃置废毁,岂不令人痛惜?
  诗人的联想活动接着向更广阔的方面展开。“水声东去”,既是写的实景(故洛城紧靠洛水北岸),又有双关寓意。《论语》记载孔子有一次经过河边,望着滔滔不息的河水叹息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诗人也是由脚下奔流向东的洛水,生发出光阴流逝、人世沧桑之感:昔日繁华的街市、隆盛的朝会、熙来攘往的人群、多少悲欢离合的情事,都在这哗哗不停的水声中变幻隐现,而终归烟消云散。想到这一切,真叫人思潮汹涌,起伏难平!
  如果说,“水声”是动景,“山势”就是静景,动静搭配,以沧桑之感暗中联系。洛阳城北有芒山,一作邙山,绵亘四百余里,成为古都的天然屏障,居高临下,可以俯瞰全城。东汉梁鸿《五噫歌》云:“陟彼北芒兮,噫!顾瞻帝京兮,噫!宫阙崔巍兮,噫!民之劬劳兮,噫!辽辽未央兮,噫!”而今,城市虽已不复当年繁盛景象,而那残存的宫殿却还高耸着,仿佛在给历史作见证。用静物这么一衬托,人事变迁之迅速就感受得格外强烈。这一联表面看来是写景,实际上概括了上下千年社会历史的巨大变化,蕴含着诗人内心无穷的悲慨,历来为人传诵。
  第三联由奔驰的想象折回现实,就眼前景物进一步点染气氛。暮云、寒雨、古堞(城上的矮墙)、空壕,合组成一幅凄清的画面。空寂之中,几声鸦噪,数点雁影,更增添了萧瑟的情味。
  结末又从世事无常推想到神仙的永存。缑(gōu勾)岭,即缑氏山,在今河南偃师东南,距洛阳约百里。传说东周灵王的太子晋修仙得道,在缑氏山头骑鹤升天而去。后人纷纷扰扰,可有谁能象王子晋那样逍遥自在地超脱于尘世变迁之外呢?诗人无法解决这个矛盾,只能用一声叹息来收束全篇。
  许浑生活在唐王朝走向没落的晚唐时代。他追抚山河陈迹,俯仰今古兴废,苍莽历落,感慨深沉,其中隐隐寄寓着一层现实幻灭的悲哀。本篇起得苍凉,接得开阔,对偶工整,句法圆活,在其怀古诗中亦称名作。可惜的是后半篇比较薄弱。颈联虽然刻画工细,但未能翻出新意,缺少转折波澜之势。结尾更落入俗套,调子也嫌低沉无力。
  (陈伯海)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王建,朝代:唐代
    春明门外作卑官,病友经年不得看。莫道长安近于日,升天却易到城难。
  • 作者:陈宓,朝代:宋代
    菜根惯咬著芒鞋,便是津梁一世材。六月雨行缘底事,一身不惜惜人才。
  • 作者:岳珂,朝代:宋代
    代言无{左言右阎}辞,居约见素守。元无刀劈口,乃若神运肘。立身本孤直,落笔已耐久。家声到于今,此帖傥不朽。
  • 作者:佚名,朝代:唐代

    欲拔贫,诣徐闻。

  • 作者:张耒,朝代:宋代
    荒城人稀荆棘老,野兔惊跳出寒草。苍苍落日黄云西,驱马城边寻古道。入门四顾皆桑田,居民三五依道边。暮投佛寺下马立,冲眼满屋燃萁烟。老僧自言八十余,老矣不能营所居。村僮依灶展败席,上有空梁悬木鱼。旋汲新泉濯双手,青灯照客黄昏后。群儿烂漫眠我前,新月欲倾光入牖。夜敲僧室借酒壶,不惜青钱取次沽。酒香入户推枕起,剔灯吹火燃铜盂。大杯一沃不留滴,满眼棼然睡来集。明朝上马倒残壶,不怕新霜败裘湿。
  • 作者:陈棣,朝代:宋代
    结发事铅椠,终身尺寸功。矫情多病后,饮恨不言中。户有三珠秀,家愁五盗穷。空山埋玉树,肠断白杨风。
  • 作者:刘克庄,朝代:宋代
    更无一点涴铅华,状出冰枝糁玉葩。十绝顿令侬北面,万如元住子东家。自羞贫女钗边朵,难傍宫人额上花。纵使朔风如铁劲,未妨雪月照槎牙。
  • 作者:王琪,朝代:宋代
    鱼寒不食清池钓,鹭静频惊小阁棋。
  • 作者:陆游,朝代:宋代
    弊衣但故絮,粝食惟黄齑。余年如登山,步步勤攀跻。从子念寂寞,千里致鹿麑。秋风石帆下,伴我扶青藜。
  • 作者:虞集,朝代:元代
    扫尽风云,绰开尘土,落得半丘藏拙。青松为盖,白石为床,一切物情休歇。几度蓬莱,布袍长剑,闲对海波澄澈。是谁家、酒熟仙瓢,邀我共看明月。归去也、玉宇寥寥,银河耿耿,铁笛一声山裂。三花高拥,九气弥罗,缥缈泰清瑶阙。手把芙蓉,凌空飞步,今夜几人朝谒。便翻身、北斗为杓,遍散紫瓯香雪。
  • 作者:汪莘,朝代:宋代
    欲觅存心法,当自尽心求。此心尽处,豁地知性与天侔。行尽武陵溪路,忽见桃源洞口,渔子舍渔舟。输与逃秦侣,绝境几春秋。举全体,既尽得,要敛收。勿忘勿助之际,玄牝一丝头。君看天高地下,中有鸢飞鱼跃,妙用正周流。可与知者道,莫语俗人休。
  • 作者:李渤,朝代:唐代
    常叹春泉去不回,我今此去更难来。欲知别后留情处,手种岩花次第开。如云不厌苍梧远,似雁逢春又北归。惟有隐山溪上月,年年相望两依依。
  • 作者:杨万里,朝代:宋代
    莫说湘南寺,令人绝痛渠。中间绿国论,偶似绝交书。衫短枯荷叶,墙高过笋舆。人生须富贵,富贵竟何如。
  • 作者:苏轼,朝代:宋代
    标签:宋词三百首宋词精选柳树婉约咏物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妖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 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 作者:曾丰,朝代:宋代
    三秦擅淮石,三孔专江西。鼎足立世稳,文匠诗宗师。吾生亦太晚,流风殆谁归。龙泉剑之精,夜气贯斗箕。今其为三孙,锋芒不能辉。大孙学如针,鑽到罅隙微。小孙笔如雷,挟雨驱虹蜺。弟兄时辈中,群雄望风雌。我新幸且识,其仲字正之。才调骥历块,襟怀鸥忘机。每见必樽酒,漫延率移时。剧醉尚正色,太平辄愁眉。万事谈未了,心随白云飞。其如总是客,而更遽语离。各著古人鞭,满意酬所期。离合有自然,姑置天一涯。
  • 作者:佚名,朝代:宋代

    脉脉春心,情人渐远,难托离愁。雨后寒轻,风前香软,春在梨花。
    行人倚棹天涯。酒醒处、残阳乱鸦。门外秋千,墙头红粉,深院谁家。

  • 作者:黄庭坚,朝代:宋代
    才似谪仙惟欠酒,情如宋玉更逢秋。相看领会一谈胜,注目长江天际流。
  • 作者:韦应物,朝代:唐代
    近作新婚镊白髯,长怀旧卷映蓝衫。更欲携君虎丘寺,不知方伯望征帆。
  • 作者:李观,朝代:唐代
    御沟回广陌,芳柳对行人。翠色枝枝满,年光树树新。畏逢攀折客,愁见别离辰。近映章台骑,遥分禁苑春。 * 初覆水,高影渐离尘。莫入胡儿笛,还令泪湿巾。
  • 作者:张之翰,朝代:元代
    君按西秦,我走东秦,一尊共开。恨匆匆行色,无多款曲,区区别语,未易安排。百二关河,三千道路,前岁如今曾往回。但休问,过潼关北去,都是诗材。公余应见青崖。怕念我、兹游无好怀。□也知巧宦,常居要地,其如公论,不用非才。北渚光中,华峰影里,放得婆娑亦快哉。三年里,尽平分烟景,抖擞尘埃。

评论

发表评论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