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不遮山楼口号原文 诗词名句

不遮山楼口号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不遮山楼口号原文

楼居山里不遮山,近岭遥峰揽弗悭。

心在人心何异此,吾因絜矩得其间。

诗词问答

问:不遮山楼口号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不遮山楼口号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不遮山楼口号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一百

参考注释

楼居

(1).住楼房。《史记·孝武本纪》:“今陛下可为观,如 緱氏城 ,置脯枣,神人宜可致。且僊人好楼居。” 宋 朱熹 《和戴主簿韵》:“平生本自好楼居,况接高人永昼餘。”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兵部·沉惟敬》:“俗好楼居,至十餘层,而又不善陶埴,即王居亦以茅覆,故易败,亦易成。”

(2).指楼房。 唐 郑愔 《奉和幸上官昭容院献诗》之一:“地轴楼居远,天台闕路赊。” 明 唐顺之 《咨总督都御史胡》:“ 庙湾 之巢,墻厚如坚城,楼居平屋,延袤三里;深房曲巷,险如设阱。”

人心

(1) 指人的感情、愿望等

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这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2) 良心

何异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与某物某事没有两样。 汉 贾谊 《鵩鸟赋》:“夫祸之与福兮,何异纠纆?” 晋 张协 《七命》:“今公子违世陆沉,避地独窜……愁洽百年,苦溢千岁,何异促鳞之游汀泞,短羽之栖翳薈。” 明 刘基 《旅兴》诗之二八:“岁暮等沦落,何异蒿与蓬?” 毛 * 《向 * 的十点要求》:“以此制宪,何殊官样文章。以此行宪,何异 * 。”

絜矩

絜,度量;矩,画方形的用具,引申为法度。儒家以絜矩来象征道德上的规范。《礼记·大学》:“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郑玄 注:“絜,犹结也,挈也;矩,法也。君子有挈法之道,谓当执而行之,动作不失之。” 朱熹 集注:“絜,度也。矩,所以为方也……君子必当因其所同,推以度物,使彼我之间,各得分愿,则上下四方,均齐方正,而天下平矣。” 唐 颜真卿 《河南府参军郭君神道碑铭》:“夫孝弟之至,絜矩之道。” 宋 叶适 《陈彦群墓志铭》:“至其他察性命以絜矩,奋豪杰以特兴,亦多微妙奇伟,非颖秀士亲承其旨趣,固莫能通。”《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他两个既有这番志嚮,又説的这等明白,你我如今竟把这桩事责成他两个办起来,才是个‘絜矩之道’。”

其间

(1) 在中间

两幢房子及夹在其间的院子

颓然其间者。——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北与寇往来其间。——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袍敝衣处其间。——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时出于其间焉。——蔡元培《图画》

(2) 指某一段时间

参加这项工作已有半年了,这其间,他学到不少新的知识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释如珙,朝代:宋代
    识尘消落尽,本性自圆明。动静无差异,语言只似常。后到不过此,先来亦只宁。坐禅一片石,松树长青青。
  • 作者:李真人,朝代:元代
    还丹秘诀将何作。因师口授亲糟粕。未悟莫施为。前程路**。寻文终不的。义在文中出。文义纵惺惺。抟量早晚成。
  • 作者:韩元吉,朝代:宋代
    野桥曲折渡千回,古寺悬知水面开。一夜寒声喧客枕,却疑风雨转山来。
  • 作者:吴潜,朝代:宋代
    春阴漠漠护轻寒,春昼无聊午梦閒。幽鸟不知人意改,衔花飞傍小阑干。
  • 作者:周宪王,朝代:明代

    清宁殿里见元勋,侍坐茶余到日曛。

    旋着内官开宝藏,剪绒段子御前分。

  • 作者:释普绍,朝代:宋代
    灵云悟桃花,玄沙傍不肯。多少痴禅和,担雪去填井。今春花又开,此意谁能领?端的少人知,花落春风静。
  • 作者:王炘,朝代:明代

    两寺钟声咽,山桥夕路幽。

    未几新落叶,已满旧溪头。

    西去时将晚,东游事亦休。

    秋苔新月上,杂沓使人愁。

  • 作者:苏颂,朝代:宋代
    敦牂开岁斗回杓,共庆元正视朔朝。仗下法官陈禹会,宴开平乐奏虞韶。北邦肤使星持节,近侍词臣颂献椒。共效华封人吉语,勤勤三请祝唐尧。
  • 作者:江源,朝代:明代

    两年不见故园书,可是江南无雁鱼。

    总为浮名淹岁月,天涯愁绝又春馀。

  • 作者:邵雍,朝代:宋代
    相招相劝欢流霞,鬓乱秋霜发乱华。所记莫非前甲子,凡经多是老官家。共夸今日重孙过,更说当时旧事呀。言语丁宁有情味,后生无笑太周遮。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