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塞上曲·其三原文 诗词名句

塞上曲·其三

作者:沈鍊 朝代:明代

塞上曲·其三原文

龙争虎斗海波翻,燕息干戈只一言。

曹操小儿何足数,敢将轻骑猎中原。

诗词问答

问:塞上曲·其三的作者是谁?答:沈鍊
问:塞上曲·其三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塞上曲·其三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沈鍊的名句有哪些?答:沈鍊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出处:青霞集卷七

参考注释

龙争虎斗

比喻双方势均力敌,斗争或竞赛激烈。 元 马致远 《汉宫秋》第二折:“当日 未央宫 里,女主垂旒,文武每我不信你敢差排 吕太后 ,枉以后龙争虎鬭,都是俺鸞交凤友。”《三国演义》第三四回:“后来 苏学士 有古风一篇,单咏﹝ 刘备 ﹞跃马 檀溪 事。诗曰:‘……暗想 咸阳 火德衰,龙争虎鬭交相持; 襄阳 会上王孙饮,坐中 玄德 身将危。’”《说岳全传》第二十回:“谁想奢华变作悲,龙争虎鬭交相持。”亦作“ 龙争虎鬦 ”、“ 龙争虎鬪 ”。 元 马谦斋 《柳营曲·楚汉遗事》:“ 楚霸王 , 汉高皇 ,龙争虎鬦几战场。”一本作“ 龙争虎鬭 ”。《雍熙乐府·斗鹌鹑》:“你説他心邪,厮间谍,似龙争虎鬦竞巢穴。”

海波

硫代硫酸钠,在摄影上作定影剂用

燕息

安息。语出《诗·小雅·北山》:“或燕燕居息。” 毛 传:“燕燕,安息貌。” 唐 白居易 《偶作》诗之二:“日午脱巾簪,燕息窗下牀。” 金 王若虚 《恒山堂记》:“日思所以奉二亲之欢,谓可以备燕息而资观览者,莫若堂也。” 清 方苞 《记梦》:“忽觉已归土街草堂,先君指画,将营西偏为燕息之斋。” 陶曾佑 《论文学之势力及其关系》:“吾人於晨宵燕息之餘,忽获睹二三小册,数纸奇文,顿觉光风霽日。”

干戈

干与戈,古代常用兵器。比喻战争

能执干戈以卫社稷。——《礼记·檀弓》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化干戈为玉帛。

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 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一言

(1).一个字。《论语·卫灵公》:“ 子贡 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 曰:‘其恕乎!’” 汉 班固 《 * 通·谥篇》:“謚或一言或两言,何?文者以一言为謚,质者以两言为謚。”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物色》:“皎日嘒星,一言穷理;参差沃若,两字穷形。”

(2).一句话;一番话。《书·立政》:“时则勿有间之,自一话一言。我则末惟成德之彦,以乂我受民。”《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楚 一言而定三国;我一言而亡之。” 唐 魏徵 《述怀》诗:“ 季布 无二诺, 侯嬴 重一言。” 元 纪君祥 《赵氏孤儿》第一折:“我一言已定,你再不必多疑了。” 孙炳华 《重赏之下》三:“ 林启达 每天都要到车间转转,到机床边上看看,一言不发,看一会就走。”

(3).谓陈述一次。《穀梁传·昭公四年》:“ 庆封 曰:‘子一息,我亦且一言。’”《孔子家语·屈节解》:“遽发所爱之使告 宓子 曰:‘自今以往, 单父 非吾有也,从子之制,有便於民者,子决为之,五年一言其要。’”

(4).众口一词。《韩非子·内储说上》:“今 鲁国 之羣臣以千百数,一言於 季氏 之私。”

曹操

曹操(155-220) : 即“魏武帝”。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字孟德,小名阿瞒,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在镇压黄巾起义和讨伐董卓的战争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公元196年迎献帝都许(今河南许昌东),“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在官渡之战中,打败袁绍,基本统一北方。208年率军南下,被孙(权)刘(备)联军击败于赤壁,退回北方。被封为魏王,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帝。他在北方实行屯田,兴修水利,奖励农耕,使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又多次下令求贤。善写诗歌,作品气魄雄伟,慷慨悲凉。

小儿

(1) 小孩子;小儿子

两小儿辩斗。——《列子·汤问》

(2) 又

两小儿笑曰。

最喜小儿无赖。——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3) 谦称自己的儿子

何足

犹言哪里值得。《史记·秦本纪》:“﹝ 百里傒 ﹞谢曰:‘臣亡国之臣,何足问!’”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一六:“ 颖 心愴然,即寤,语诸左右,曰:‘梦为虚耳,亦何足怪。’” 明 李贽 《复夏道甫》:“再勤学数年便当大捷矣,区区一秀才,何足以为轻重。”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非有复译不可》:“但因言语跟着时代的变化,将来还可以有新的复译本的,七八次何足为奇,何况 中国 其实也并没有译过七八次的作品。”

轻骑

(1) 装备轻便而行动快速的骑兵

(2) 轻便的摩托车

中原

(1) 指黄河中下游地区

北定中原。——诸葛亮《出师表》

北虏僭盗中原。——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2) 平原;原野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方回,朝代:宋代
    雪天人品最高者,蓑笠江干一钓竿。才有侍儿焉识此,党晖陶谷总酸寒。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十六春秋别惠泉,重来可不试烹煎。

    閒情本拟泯一切,结习无端忆已前。

    覆院仍看松半偃,隔墙还见柳三眠。

    浇书恰喜供软饱,胜酒何妨也得全。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岩顶架精舍,其下俯溪水。

    溪至此而宽,雅称银蟾委。

    岂必泛舟棠,祇须倚窗绮。

    然而于月夕,则从未凭此。

    如是何为名,寓意而已矣。

  • 作者:孟浩然,朝代:唐代
    拂衣去何处?高枕南山南。欲徇五斗禄,其如七不堪。早朝非晏起,束带异抽簪。因向智者说,游鱼思旧潭。
  • 作者:邵雍,朝代:宋代
    才高命寡,耻居人下。若不固穷,非知道者。
  • 作者:虞堪,朝代:元代

    吴王城下水连村,梅雨新晴海雾昏。

    谁复 * 市朝变,夕阳芳草断人魂。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香扆前墀峙,棱棱胜国留。

    莫稽来所自,难悟是何由。

    风雨长林里,荆凡大海陬。

    精华有独得,气味本相投。

    宁介荣枯意,还辞斤斧修。

    春明如续录,文献此堪求。

  • 作者:管鉴,朝代:宋代

    侍儿,子仪命足成词,戏作
    秋入华堂一味清。四山环碧眼双明。欲送主人天上去。无绪。一尊已带别离情。
    洞府桃花常许见。□□。为谁特地惜娉婷。时子仪侍儿久不肯出。只待明年春醉里。偎倚。耳边听唤状元声。

  • 作者:家之巽,朝代:宋代
    六籍工夫四海名,太平底事竟沉沉。裕陵一去何年再,长使时贤泪满襟。
  • 作者:赵希桐,朝代:宋代
    长眉柳叶交青条,玉花娇面垂云髫。湖波蓝色春寥寥,大堤新曲干银霄。翠丝络马金褭腰,香风随步烟飞飘。芳亭深杳傅金貂,一笑嫣然轻百绡。欢娱未了日晷短,城鼓咿咿续复断。吟鞭夜月入鸡关,碧山皎皎水潺潺。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