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白雁原文 诗词名句

白雁

作者:朱珙 朝代:明代

白雁原文

汉使传书事惘然,筝弹玉柱怨商弦。

行离露阵迷湘浦,字断银钩带楚烟。

汀鹭错呼惭独立,沙鸥误认狎群眠。

芦花明月长为主,自是来宾又隔年。

诗词问答

问:白雁的作者是谁?答:朱珙
问:白雁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白雁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朱珙的名句有哪些?答:朱珙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六十下

参考注释

传书

(1).谓使书籍流传于世。《庄子·天道》:“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而世因贵言传书。”

(2).指抄写或刻印书籍。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二:“ 刘韶美 在都下累年,不以家行,得俸专以传书。书必三本,虽数百卷为一部者亦然。”

(3).传授书籍。 唐 李白 《访道安陵遇盖寰为予造真箓临别留赠》诗:“学道 北海 仙,传书 蘂珠宫 。”

(4).传递书信。 唐 李商隐 《离思》诗:“朔雁传书絶, 湘 篁染泪多。”《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自从当日插了釵,离不得下财纳礼,奠雁传书。” 明 许潮 《武陵春》:“仙姑既牵情 刘 阮 ,此人可以传书。” 柯岩 《奇异的书简》一:“ 柳毅 又是怎样替人往深海里传书,用鲛绡分开碧蓝的海水,娶了美丽的 龙女 为妻啦。”

惘然

失意的样子;心情迷茫的样子

玉柱

(1).石柱的美称。 唐 杜甫 《朝享太庙赋》:“升降之际,见玉柱生芝。” 宋 王仲旉 《南都赋》:“金铺绚日,玉柱凌烟。” 明 李梦阳 《秋怀》诗:“雕阑玉柱留天女,锦石秋花隐御舟。”

(2).玉制的弦柱。亦指代琴、瑟、筝等弦乐器。《文选·江淹<别赋>》:“掩金觴而谁御,横玉柱而霑軾。” 李善 注:“琴有柱,以玉为之。” 唐 杨巨源 《雪中听筝》诗:“玉柱泠泠对寒雪,清商怨徵声何切。” 南唐 冯延巳 《蝶恋花》词:“谁把鈿筝移玉柱,穿帘燕子双飞去。” 清 汪懋麟 《仲冬平山堂落成即席得五十韵》:“朱弦调玉柱,铁拨转檀槽。”

(3).指额上隆起的筋肉。《隋书·高祖记上》:“额上有玉柱入顶,目光外射。”

(4).筷子的美称。 南朝 梁 庾肩吾 《长安有狭斜行》:“三子俱来宴,玉柱击清甌。”

(5).指修道者死后鼻腔分泌物。据说这是成道的征象。 元 无名氏 《度柳翠》第四折:“鼻窍中两行玉柱,头直上万道金光。”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罗祖》:“更数日而往,则玉柱下垂,坐化已久。”《醒世姻缘传》第二一回:“进去看他一看,只见他两条玉柱拄在膝上,不知从几时圆寂去了。”

(6).中指的别称。

(7).山药的别名。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四:“道人 沉天休 尝言:‘顷年採药其中,见一藤引蔓甚远,而叶亦特大,疑其非也,乃共掘之,大如柱,长数尺,盖亦山药也,大茎可享半月,戏目为玉柱。其后玉柱之名稍著……鬻山药者,利其易售,皆冒玉柱之名。’”

(8).馒头的别名。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饮食·馒头》:“《汇苑详注》:玉柱、灌浆,皆馒头之别称也。”

商弦

弹奏商调的丝弦。即七弦琴的第二弦。《初学记》卷十六引《三礼图》曰:“琴第一絃为宫,次絃为商,次为角,次为羽,次为徵,次为少宫,次为少商。”《淮南子·览冥训》:“故东风至而酒湛溢,蚕咡丝而商弦絶,或感之也。” 高诱 注:“新丝出,故丝脆,商於五音最细而急,故絶也。” 唐 元稹 《桐花》诗:“商絃廉以臣,臣作旱天霖。” 明 杨珽 《龙膏记·邂逅》:“荡金飈秋色可怜,促商絃秋声堪怨,看寒影堕高簷。”

钩带

亦作“钩带”。1.即带钩。《荀子·礼论》:“説褻衣,袭三称,縉绅而无鉤带矣。” 杨倞 注:“搢绅,谓扱於带。鉤之所用弛张也,今不復解脱,故不设鉤也。”

(2).连缀;互相牵连。《文选·阮籍<咏怀>之九》:“连畛距阡陌,子母相鉤带。” 刘良 注:“子母,瓜之子母也。鉤带,犹连缀也。” 唐 王勃 《慈竹赋》:“如母子之钩带,似闺门之悌友。”

独立

(1) 单独的站立

独立寒秋。——毛 * 《沁园春·长沙》

(2) 不依靠他人

独立生活

(3) 一个国家或一个政权不受别的国家或政权的控制而自主地存在

少年独立(不依靠他人)国独立(自主)。——清· 梁启超《饮冰室全集·文集》

(4) 军队在编制上不隶属于上一级单位,直接隶属于更高一级单位

独立营(不隶属于团而直接隶属于师的营)

(5) 孤立无依

茕茕独立

沙鸥

指栖息沙洲的鸥一类的水鸟

芦花

芦苇的白色花毛

明月

(1) 明亮的月亮

明月几时有

(2) 指夜明珠

为主

放在首要位置

以自力更生为主

自是

(1) 自然是

众人见他如此无礼,自是愤愤不平

(2) 自以为是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老子》

(3) 从此

来宾

来访的客人

招待来宾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采莲曲始寿承藏,继得为图伯虎唐。

    技痒不禁项元汴,卒成三绝各争强。

  • 作者:杨万里,朝代:宋代
    夜云到晓不教收,初日微明又却休。雨为岸花新洗面,水撩江草只摇头。千篙百棹力都竭,十里九矶船正愁。若到峡中应更险,却思峡外是安流。
  • 作者:舒岳祥,朝代:宋代
    虫有齧菊羊,齧脑脑则死。不谓食且尽,细察理不尔。微躯细於蝇,玄甲而利嘴。顶上一粟红,鲜明大如虮。方当四五月,苗盛新怒起。上下截其茎,於中寄生子。脑瘁子乃哉,分枝从此始。种菊须摘脑,不摘分披靡。理有捐而益,未用分愠喜。
  • 作者:佚名,朝代:唐代

    日晚笳声咽戍楼,陇云漫漫水东流。
    行人万里向西去,满目关山空恨愁。

  • 作者:张耒,朝代:宋代
    龙蛇半灭亭间字,泉壤长埋地下身。从此世间无玉树,故人三叹泪沾襟。
  • 作者:释行海,朝代:宋代
    寻常送客尚多愁,况是天涯寂寞秋。晓别蛩声黄叶寺,夜分渔火白苹洲。病余骨肉添新林,归后风烟忆旧游。何处何时又相见,青山长在水长流。
  • 作者:向子諲,朝代:宋代
    碧落飞明镜,晴烟幂远山。扁舟夜下广陵滩。照我白苹红蓼、一杯残。初望同盘饮,如何两处看。遥知香雾湿云鬟。凭暖琼楼十二、玉栏干。
  • 作者:王柏,朝代:宋代
    梅花已清绝,明月忽横窗。孤影知难并,群花已竖降。淡痕开画帐,皓色掩书缸。寂寞素娥冷,须臾拥去幢。
  • 作者:方鹤斋,朝代:清代

    主人情重命良俦,欲得新诗续旧游。

    一斗十千频买酒,三年重九此登楼。

    山经雨洗枫生色,畦满霜腴菊有秋。

    胜会能常人自健,茱萸辟恶更消愁。

  • 作者:李煜,朝代:五代
    标签:婉约词

    遥夜亭皋闲信步,乍过清明,早觉伤春暮。

    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

    桃李依依春暗度,谁在秋千,笑里低低语。

    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