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明月逐人来原文 诗词名句

明月逐人来

作者:李持正 朝代:宋代

明月逐人来原文

星河明淡。
春来深浅。
红莲正、满城开遍。
禁街行乐,暗尘香拂面。
皓月随人近远。
天半鳌山,光动凤楼两观。
东风静、珠帘不卷。
玉辇待归,云外闻弦管。
认得宫花影转。

诗词问答

问:明月逐人来的作者是谁?答:李持正
问:明月逐人来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明月逐人来是什么体裁?答:词

李持正明月逐人来书法欣赏

李持正明月逐人来书法作品欣赏
明月逐人来书法作品

译文和注释

译文
在元宵月圆之夜,明月正圆,那些星星的光在相比之下就显得们些暗淡。春天刚到,春意还不是很浓,忽深忽浅,夹杂着几分寒意。人们都到街上去看灯行乐,熙熙攘攘,灰尘滚滚,还夹杂着仕女们的兰麝细香,扑面而来。抬头望见一轮皓月,不后人们走到哪里,它都会跟到哪里。
皇帝游赏,坐在御楼上观灯。成千上万的彩灯堆叠在一起,熠熠生辉,皇帝从正门楼里出来,看到如此美丽的灯盏感到十分的赏心悦目。皇帝坐于轿中,此时没们风吹动,那轿前的珠帘不卷起来的。皇帝赏完灯后将要御驾回宫,楼上乐队高奏后弦,乐声鼎沸,仿佛从云外传来,不同凡响。臣僚跟着皇帝归去,他们帽上簪着宫花,在元宵节这些彩灯映照下,花影也就跟着转动起来。

注释
明月逐人来:李持正首创的词调,词牌名取自苏味道《正月十五日夜半中的诗句。
星河:银河。
红莲:指扎成莲花状的灯。
禁街:指京城街道。
暗尘香拂面:此句兼从苏味道诗与周邦彦词化出。
鳌(áo)山:元宵灯景的一种。这种灯具是把成千上万的彩灯,堆叠成一座像传说中的巨鳌那样的大山(“天半”形容其高),也叫“山棚”“采山”。
凤楼两观:指宣德楼建筑,那是大内(皇宫)的正楼门。

诗文赏析


李持正是两宋之交的人。此词录存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六,博得苏东坡叹赏,故此词当作于徽宗朝以前。
词写的是汴京上元之夜灯节的情景 。北宋时代,“太平日久,人物繁阜”,“时节相次,各有观赏”,元宵自然也就成为隆重的节日之一,尤其是在京师汴梁。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对此有详细的记载,北宋的著名词人柳永、欧阳修、周邦彦等都写过词来歌咏上元宵佳节盛况。
词采取由远而近的写法,从天空景象和季节入手。
“星河明淡”二句,上句写夜空,下句写季节。上元之夜 ,明月正圆,故“星河”(银河)显得明淡。此时春虽至,但余寒犹存,时有反复,故春意忽深忽浅。这二句写出了元夕的自然季候特征。
“红莲”这一句转入写灯 。“红莲”即借指扎成莲花状的灯。陈元靓《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说:“上元灯槊之制,以竹一本,其上破之为二十条,或十六条;每二条以麻合系其销,而弯屈其中,以纸糊之,则成莲花一叶;每二叶相压,则成莲花盛开之状。
灯其中,旁插蒲捧荷剪刀草于花之下 。”这就是红莲灯的形状和制作方法 。“红莲满城开遍 ”,这一句“开”字又从莲花自身生出 ,花与灯两种意思相关,这种手法写给人以快乐的美感。
“禁街行乐”二句,写京城观灯者之众,场面之热闹 。“禁街”指京城街道。元宵夜,老百姓几乎全部走到街头,去行乐看热闹,以致于弄得到处灰尘滚滚;而仕女们的兰麝细香,却不时扑入鼻中,使人欲醉。“暗尘香拂面 ”句,兼从苏味道诗与周邦彦词化出。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云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周邦彦《 解语花·上元 》词云:“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作者把苏诗与周词意思糅为一句,这样一来加大了句子的容量,也正因如此词意的酣畅则有所逊色 。“皓月随人近远”句。即化自苏诗的“明月逐人来”。此时作者把视线移向天上 ,只见一轮皓月,似多情的伴侣,“随人近远”。明月随人这种现象 ,常人亦有所感觉,但经作者灌入主观感情,饰以新巧之笔 ,便见不凡。苏东坡读到这句时曾说:“好个‘ 皓月随人近远 ’!”大概就是欣赏它笔意之妙。它与上句“暗尘香佛面”结合起来,写出兼有人间天上之美的元夕之夜。上片用此句结束,使词境有所开拓、对比,确是成功的一笔。
下片又笔锋一转写灯节的热闹。而笔墨着重于描写君王的游赏 。“天半鳌山”三句,旨在写皇帝坐在御楼上看灯 。“鳌山”是元宵灯景的一种。这种灯具是把成千上万的彩灯,堆叠成一座像传说中的巨鳌那样的大山(“天半”形容其高),也叫“山棚”、“采山”。譬如《东京梦华寻 》载:“大内前自岁前冬至后,开封府绞缚山棚,立木正对宣德楼。”“凤楼两观”即指宣德楼建筑,那是大内(皇宫)的正门楼 。《东京梦华录》“大内”一节云:“大内正门宣德楼列五门,门皆金钉朱漆,壁皆砖石间,镌楼凤飞云之状,莫非雕甍画栋,峻角层榱;覆以琉璃瓦,曲尺朵楼,朱栏彩槛,下列两阙亭相对,悉用朱红杈子 。”从此书的记载来看,“凤楼”就是宣德楼,“两观”就是它的东西两“阙亭 ”。皇帝坐在楼上看到,鳌山上千万盏的彩灯,璀璨辉煌,使他感到十分悦目赏心,故曰“光动凤楼两观 ”。宋代皇帝一般是垂下帘子来观灯的,例如《东京梦华录 》又云 :“宣德楼上,皆垂黄缘帘,中一位乃御座。用黄罗设一彩棚,御龙直执黄盖掌扇,列于帘外。”“东风静、朱帘不卷”句,说的就是这种情况。而有了“东风静”三字,则自然与人事相交融的境界全部体现出来了。
“玉辇将归”三句,写皇帝御驾回宫 。《东京梦华录》又云 :“至三鼓,楼上以小红纱灯球缘索而至半空,都人皆知车驾返内矣 。”这时候,楼上乐队高声吹奏管弦 。鼎沸乐声 ,仿佛从云外传来。这就是“玉辇将归,云外闻弦管”的意思。“认得宫花影转”,这句话是说臣僚跟着皇帝回去 。正像《东京梦华录》“驾回仪卫”节说:“驾回则御裹小帽,簪花乘马,前后从驾臣僚,百司仪马,悉赐花 。”蔡偹《铁围山丛谈》卷一中也说:“国朝宴集,赐臣僚花有三品:⋯⋯凡大礼后恭谢,上元节游春,或幸金明池 、琼林苑,从臣皆扈跸而随车驾 ,有小宴谓之对御(赐群臣宴),凡对御则用滴粉缕金花,极其珍巧矣 。”从这些记载可以看出皇帝回宫时,臣僚们帽上簪着宫花,因而在彩灯映照下,花影也就跟着转动了。这样写臣僚跟着归去,是很生动的。此风至南宋犹存。如《武林旧事》卷一“恭谢”节描述说 :“御筵华,百官侍卫吏卒等并赐簪花从驾 ,缕翠滴金,各竞华丽,望之如锦绣。⋯⋯姜白石有诗云 :‘万数簪花满御街,圣人先自景灵回;不知后面花多少,但见红云冉冉来。’”这些记载可与此词互相验证。
这是一首描绘时节风物的词 。这类词比较难写,南宋的张炎曾慨叹 :“昔人咏节序,不唯不多,付之歌喉者,类是率俗 。”(《词源》这首词也难说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因为它留有苏味道诗和周邦彦较多的痕迹 。但这首词提供了北宋都城汴京的元宵风俗情景,特别是皇帝观灯的场面,可以与史籍相印证,有认识历史价值。本词继前人处亦能有所变化,描写也比较生动 。还应该指出 ,用此调填词是作者的首创(见《能改斋漫录 》),平仄声韵,都很妥贴,创调之功,不应埋没。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辛弃疾,朝代:宋代
    标签:豪放山水抒情
    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正惊湍直下,跳珠倒溅,小桥横截,缺月初弓。老合投闲,天教多事,检校长身十万松。吾庐小,在龙蛇影外,风雨声中。争先见面重重。看爽气朝来三数峰。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户,车骑雍容。我觉其间,雄深雅健,如对文章太史公。新堤路,问偃湖何日,烟雨蒙蒙。
  • 作者:曹雪芹,朝代:清代
    标签:抒情讽刺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 作者:王维,朝代:唐代
    标签:边塞抒情思念

    荒城自萧索,万里山河空。天高秋日迥,嘹唳闻归鸿。
    寒塘映衰草,高馆落疏桐。临此岁方晏,顾景咏悲翁。
    故人不可见,寂寞平陵东。

  • 作者:温庭筠,朝代:唐代
    标签:抒情
    白盖微云一径深,东峰弟子远相寻。苍苔路熟僧归寺,红叶声乾鹿在林。高阁清香生静境,夜堂疏磬发禅心。自从紫桂岩前别,不见南能直至今。
  • 作者:元稹,朝代:唐代
    标签:抒情
    远信入门先有泪,妻惊女哭问何如。寻常不省曾如此,应是江州司马书。
  • 作者:袁枚,朝代:清代
    标签:抒情
    葛岭花开二月天,游人来往说神仙。老夫心与游人异,不羡神仙羡少年。
  • 作者:温庭筠,朝代:唐代
    标签:边塞抒情写人

    汉使昔年离别,攀弱柳,折寒梅,上高台。
    千里玉关春雪,雁来人不来。羌笛一声愁绝,月裴回。
    海燕欲飞调羽,萱草绿,杏花红,隔帘栊。
    双鬓翠霞金缕,一枝春艳浓。楼上月明三五,琐窗中。
    细雨晓莺春晚,人似玉,柳如眉,正相思。
    罗幕翠帘初卷,镜中花一枝。肠断塞门消息,雁来稀。

  • 作者:黄庭坚,朝代:宋代
    标签:思念友人抒情,苦闷
    山色江声相与清,卷帘待得月华生。可怜一曲并船笛,说尽故人离别情。
  • 作者:王安石,朝代:宋代
    标签:抒情
    自古功名亦苦辛,行藏终欲付何人。当时黮暗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区区岂尽高贤意,独守千秋纸上尘。
  • 作者:孟浩然,朝代:唐代
    标签:写景写山抒情

    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
    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
    东林精舍近,日暮空闻钟。

  • 作者:陆游,朝代:宋代
    标签:古诗三百首初中古诗爱国抒情

    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
    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 作者:曹雪芹,朝代:明代
    标签:抒情菊花

    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
    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
    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 作者:李商隐,朝代:唐代
    标签:神话写人抒情

    白石岩扉碧藓滋,上清沦谪得归迟。
    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
    萼绿华来无定所,杜兰香去未移时。
    玉郎会此通仙籍,忆向天阶问紫芝。

  • 作者:秦观,朝代:宋代
    标签:抒情闺怨
    虫声泣露惊秋枕,罗帏泪湿鸳鸯锦。独卧玉肌凉,残更与恨长。阴风翻翠幔,雨涩灯花暗。毕竟不成眠,鸦啼金井寒。
  • 作者:王禹偁,朝代:宋代
    标签:宋词三百首宋词精选婉约写景抒情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阑意。
  • 作者:刘因,朝代:元代
    标签:咏物抒情
    瘦影亭亭不自容,淡香杳杳欲谁通?不堪翠减红销际,更在江清月冷中。拟欲青房全晚节,岂知白露已秋风。盛衰老眼依然在,莫放扁舟酒易空。
  • 作者:纳兰性德,朝代:清代
    标签:节日元宵节抒怀思念

    金鸭消香,银虬泻水,谁家夜笛飞声。正上林雪霁,鸳甃晶莹。

    鱼龙舞罢香车杳,剩尊前、袖掩吴绫。狂游似梦,而今空记,密约烧灯。


    追念往事难凭。叹火树星桥,回首飘零。但九逵烟月,依旧笼明。

    楚天一带惊烽火,问今宵、可照江城。小窗残酒,阑珊灯灺,别自关情。


  • 作者:欧阳修,朝代:宋代
    标签:写景写水西湖抒情旷达
    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鲜。鸥鹭闲眠,应惯寻常听管弦。
    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谁羡骖鸾,人在舟中便是仙。
  • 作者:王勃,朝代:唐代
    标签:秋天送别写景抒情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寂寂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 作者:吴均,朝代:南北朝
    标签:自然,写景抒情

    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山谷所资,于斯已办。仁智之乐,岂徒语哉!

评论

发表评论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