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拟怀锡山药名离合二首·其一原文 诗词名句

拟怀锡山药名离合二首·其一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原文

九龙忆得春光淡,竹径僧房有路通。

草色铺茵香蓊郁,金轮顶礼法云中。

诗词问答

问:《拟怀锡山药名离合二首·其一》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五十五

2. 锡山曾游憩处也今见日休此作不觉神往暗窦明亭之间适获我心一依彼体

参考注释

九龙

(1).称以九龙为饰之物。古有“龙生九子”之说,因以为饰而示祥瑞。《文选·张衡<东京赋>》:“ 九龙 之内,寔曰嘉德。” 薛综 注:“ 九龙 ,本 周 时殿名也。门上有三铜柱,柱有三龙相糺绕,故曰九龙。” 北齐 颜之推 《古意》诗之一:“ 吴 师破九龙, 秦 兵割千里。” 余冠英 注:“九龙,《淮南子·泰族训》:‘ 闔閭 伐 楚 ……破九龙之鐘。’” 唐太宗 《咏烛》诗之二:“九龙蟠燄动,四照逐花生。即此流高殿,堪持待月明。”此指九龙烛。如:九龙帐;九龙冠;九龙舆。

(2).传说中神仙驾御的神兽。 晋 葛洪 《抱朴子·金丹》:“ 元君 者,大神仙之人也。能调和阴阳,役使鬼神风雨,驂驾九龙十二 * 。”《云笈七籤》卷九八:“宝盖连舆,命驾御九龙。”

(3).传说中治水的九条龙。 元 马致远 《荐福碑》第三折:“今年是九龙治水,少不的珠露成灾。” 明 何景明 《九川行》:“帝遣九龙下,治此 江 汉 安。”

(4).对一门九子的美称。《北齐书·王昕传》:“ 昕 母 清河 崔氏 ,学识有风训,生九子,并风流藴藉,世号 王氏 九龙。” 宋 王应麟 《小学绀珠·氏族类·九龙》:“ 后魏 崔子瑜 、 子枢 等九人号九龙。” 唐 杨炯 《宴人杨八宅序》:“一门九龙之紱冕,四代五公之绪秩。”

(5).称 汉文帝 的九匹良马。 明 彭大翼 《山堂肆考·马》:“ 文帝 自 代 还,有良马九匹……号为九良,一曰九逸,又曰九龙。”参见“ 九逸 ”。

(6).鞭炮的一种。 孙锦标 《通俗常言疏证·水火》:“《宛署记》又有名九龙入云。即炮仗之九条龙也。”

竹径

亦作“ 竹逕 ”。竹林中的小径。 唐 王勃 《宇文德阳宅秋夜山亭宴序》:“琴亭酒榭磊落乘烟,竹径松扉参差向月。” 唐 常建 《题破山寺后禅院》诗:“竹逕通幽处,禪房花木深。”《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向阳设两扇柴门,门内一条竹径,两边都结柏屏遮护。” 清 黄鷟来 《秋日雨晴过张星文草草堂》诗:“松门落叶深,竹径寒香静。”

僧房

僧人居住的房舍。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临浚流,列僧房。” 唐 张籍 《逢贾岛》诗:“僧房逢着款冬花,出寺吟行日已斜。” 宋 黄庭坚 《次韵答曹子方杂言》:“唤取 张侯 来平章,烹茶煑饼坐僧房。”

蓊郁

(1) 形容草木茂盛

瞻玄云之蓊郁。——曹丕《感物赋》

松柏蓊郁于山峰。——左思《蜀都赋》

(2) 浓密

海雾多蓊郁

金轮

(1).佛教语。“轮”(梵语Cakra),是 印度 古代战争用的一种武器。 印度 古传说中征服四方的转轮王出生时,空中自然出现此轮宝,预示他将来的无敌力量。轮宝有金银铜铁四种,感得金轮宝者,为金轮王,乃四轮之首,领东南西北四大洲。 唐 王勃 《释迦佛赋》:“盖以玉輦呈瑞,金轮啟图。”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九:“至 宣和 末,又以方士 刘知常 所鍊金轮,颁之天下 神霄宫 ,名曰神霄宝轮。 知常 言其法以水鍊之成金,可镇分野兵饥之灾。” 清 赵翼 《题长椿寺九莲菩萨画像》诗:“诸佛也应投地拜,荣光万丈耀金轮。”

(2).轮形之金刚。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序论》:“四宝合成,在大海中,据金轮上。” 季羡林 等校注:“金轮:又作金刚轮。据《俱舍论》卷一一,世界的最下层为风轮,此风轮依虚空而住。厚十亿由旬,其坚固如金刚;风轮上有水轮,深八亿由旬;水轮上有金轮,厚三亿二万由旬,由轮形之金刚而成,故名金轮。此金轮之上有九山八海,是为地轮。”

(3).佛塔上的相轮。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五:“四大浮图,并光明塔共三十庙宇,环以金轮。”

(4).代指金饰之车舆。 南朝 梁简文帝 《答湘东王书》:“鸣银鼓於寳坊,转金轮於香地。” 唐 广宣 《驾幸圣容院应制》诗:“深殿虔心随寳輦,广庭徐步引金轮。” 前蜀 薛昭蕴 《浣溪沙》词:“记得去年寒食日, 延秋门 外卓金轮。”

(5).喻太阳。 北齐 萧悫 《和崔侍中从驾经山寺》:“云表金轮见,巖端画栱明。” 宋 陈允平 《扫花游·雷峰落照》词:“看倒影金轮,遡光朱户。” 清 姚鼐 《岁除日与子颍登日观观日出作歌》:“地底金轮几及丈,海右天鸡才一唱。”

(6).指 武则天 。据《旧唐书·则 * 后纪》, 武则天 于 长寿 二年“秋九月,上加 金轮圣神皇帝 号,大赦天下。”所以后人称 武则天 为 金轮 或 金轮皇帝 。 唐 李商隐 《利州江潭作》诗自注:“感孕 金轮 所。” 清 王士禛 《香祖笔记》卷十一:“ 嘉陵江 岸 皇泽寺 有其( 武则天 )遗像,乃是一比丘尼。予过之题诗云:‘镜殿春深往事空, 嘉陵 祸水恨难穷。曾闻夺壻 瑶光寺 ,持较 金轮 恐未工。’”

(7).牡丹的一种。 清 钮琇 《觚賸·牡丹述》:“﹝牡丹花名﹞金轮为黄中第一,古之姚黄,恐亦逊此。”

礼法

礼仪法度。《商君书·更法》:“及至 文 武 ,各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礼法以时而定,制令各顺其宜。”《汉书·货殖传》:“及 周 室衰,礼法堕。”《晋书·裴頠传》:“ 何晏 、 阮籍 素有高名於世,口谈浮虚,不遵礼法。” 明 李贽 《又答石阳太守书》:“兄精切於人伦物理之间,一步不肯放过;我则从容於礼法之外,务以老而自佚。”

云中

(1).云霄之中,高空。常用指传说中的仙境。《楚辞·九歌·云中君》:“灵皇皇兮既降,猋远举兮云中。” 王逸 注:“云中,云神所居也。”《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四·王子乔》:“ 王子乔 ,参驾白鹿云中遨。” 宋 柳永 《玉蝴蝶》词:“云中鼓吹,游徧 蓬莱 。”

(2).高耸入云的山上。喻尘世外。 宋 严参 《沁园春·自适》词:“吾应有,云中旧隐,竹里柴扉。”

(3).比喻朝廷。 明 高启 《寓感》诗之十六:“ 蜀 琴有奇纹,本是枯桐枝……曾持荐 黄帝 ,云中奏《咸池》。”

(4).古郡名。原为 战国 赵 地, 秦 时置郡,治所在 云中县 (今 内蒙古 托克托 东北)。 汉 代辖境较小。有时泛指边关。《韩非子·喻老》:“故虽有 代 、 云中 之乐,超然已无 赵 矣。” 南朝 宋 鲍照 《代陈思王<白马篇>》:“要途问边急,杂虏入 云中 。” 清 朱彝尊 《送曹侍郎溶备兵大同》诗之二:“知有 冯唐 论将略,不令 魏尚 久 云中 。”

(5).古 云梦泽 。《左传·定公四年》:“ 楚子 涉 雎 济 江 ,入于 云中 。” 杜预 注:“入 云梦泽 中。” 杨伯峻 注:“传説 云梦泽 跨 江 南北,此 江 南之 云梦 。”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陆游,朝代:宋代
    冷饭黄齑傲太平,鬓丝原不为愁生。忽因灯死得奇观,明月满窗梅影横。
  • 作者:梁寅,朝代:元代
    羡楼台有地,不改换、旧林塘。想叔父东山,郎君玉树,筹画非常。云霄正期勋业,见先恢、庭户揽风光。苍霭昼生翠牖,丹霞晓映雕梁。春莺求友候春阳。应恋木千章。宜永日图书,凉飙丝竹,皓月壶觞。蓬莱宛然异境,爱琪花、瑶草近人香。老矣犹夸能赋,忆君梦到华堂。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平陆原齐邑,斯何以曲称。

    虽无峻峰岭,却有小冈陵。

    想寓卷阿意,遂教行馆增。

    弗因多费饬,亦为大年登。

    程近体益豫,居安福永膺。

    万民总亲上,失伍训犹惩。

  • 作者:王维,朝代:唐代
    晚知清净理。日与人群疏。将候远山僧。先期扫弊庐。果从云峰里。顾我蓬蒿居。藉草饭松屑。焚香看道书。然灯昼欲尽。鸣磬夜方初。一悟寂为乐。此日(一作生)闲有余。思归何必深。身世犹空虚。
  • 作者:赵时韶,朝代:宋代
    香积厨边想像中,俨然摇鬣出吴松。不随红蓼头钓,常逐者梨饭后钟。尘土几年成涸鲋,风波平地欲成龙。若教占作维祥梦。忧国书生亦愿丰。
  • 作者:苏辙,朝代:宋代
    置马步岩间,岩前得平地。肴蔬取行簏,粗饱有遗味。
  • 作者:陈造,朝代:宋代
    人间尘不到筹边,诗老乘闲思涌泉。千佛香名仍世繼,一灯素业自家传。斗城一去嗟多病,宾幕重登便半仙。要看诸郎各行马,染须膏面计留年。
  • 作者:张耒,朝代:宋代
    茅檐斜日晓鸡号,水满陂塘荠麦高。回首故园空怅望,东门归路绿迢迢。
  • 作者:李咸用,朝代:唐代
    因阅乡居景,归心寸火然。吾家依碧嶂,小槛枕清川。远雨笼孤戍,斜阳隔断烟。沙虚遗虎迹,水洑聚蛟涎。粝曲芟汀蓼,甘茶挈石泉。霜朝巡栗树,风夜探渔船。戏日鱼呈腹,翘滩鹭并肩。棋寻盘石净,酒傍野花妍。器以锄为利,家惟竹直钱。饭香同豆熟,汤暖摘松煎。睡岛凫藏足,攀藤狖冻拳。浅茅鸣斗雉,曲枿啸寒鸢。秋果楂梨涩,晨羞笋蕨鲜。衣蓑留冷阁,席草种闲田。椎髻担铺饷,庞眉识稔年。吓鹰刍戴笠,驱犊筱充鞭。不重官于社,常尊食作天。谷深青霭蔽,峰迥白云缠。每忆关魂梦,长夸表爱怜。览君书壁句,诱我率成篇。
  • 作者:李寄,朝代:明代

    与僧为眷属,最好是清斋。

    白煮松花蕈,青烧□落柴。

    摊书长日盹,念佛一堂俳。

    村极诸男子,兹辰恶我怀。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