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赠东岳焦炼师原文 诗词名句

赠东岳焦炼师

作者:王维 朝代:唐代

赠东岳焦炼师原文

先生千岁馀,五岳遍曾居。
遥识齐侯鼎,新过王母庐。
不能师孔墨,何事问长沮。
玉管时来凤,铜盘即钓鱼。
竦身空里语,明目夜中书。
自有还丹术,时论太素初。
频蒙露版诏,时降软轮车。
山静泉逾响,松高枝转疏。
支颐问樵客,世上复何如。

诗词问答

问:赠东岳焦炼师的作者是谁?答:王维
问:赠东岳焦炼师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赠东岳焦炼师是什么体裁?答:五排
问:王维的名句有哪些?答:王维名句大全

王维赠东岳焦炼师书法欣赏

王维赠东岳焦炼师书法作品欣赏
赠东岳焦炼师书法作品

全唐诗:卷127_16

参考注释

先生

(1)

(2) 一般在一个男子姓氏后所用的一个习惯性的表示礼貌的称呼

对杜先生讲话

(3) 称别人的丈夫或对人称自己的丈夫

(4) 旧时称管帐的人

在商号当先生

(5) 旧时称以说书、相面、算卦、看风水等为职业的人

算命先生

(6) 对长者的尊称

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7) 老师

从先生授经。——清· 袁枚《祭妹文》

(8) 医生

千岁

(1) 千年。泛指年代长久

(2) 对天子(皇帝)所封诸王的直接称呼,小说和戏剧中常用

千岁爷

(3) 对天子(皇帝)所封诸王的间接称呼

五岳

中国的五大名山,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

遥识

遥知。 南朝 梁元帝 《赋得登山马》:“何殊 陇 头望,遥识 祁连 东。” 清 赵翼 《缅人乞降班师奏凯》诗:“遥识懽声涌似涛,入关战士解征袍。”

王母

(1).祖母。《礼记·曲礼下》:“祭王父,曰皇祖考,王母曰皇祖妣。”《南史·宋临川烈武王道规传》:“岂得以荒耄之王母,等行路之深讎。” 清 刘大櫆 《乡饮大宾金君传》:“﹝君﹞尝以王母葬地不吉,遂极青鸟之书,卒得改葬如吉卜。”

(2).称上古时代的女首领。《易·晋》:“受兹介福,于其王母。” 王弼 注:“母者,处内而成德者也。”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一篇第一章第二节:“这王母二字并不是祖母,也不是王与母,更不是所谓 西王母 ,应该就是女酋长。”

(3).神话传说中一个地位崇高的女神。 汉 张衡 《思玄赋》:“聘 王母 於 银臺 兮,羞玉芝以疗飢。” 唐 杜甫 《秋兴》诗之五:“西望 瑶池 降 王母 ,东来紫气满 函关 。” 元 王子一 《误入桃源》第二折:“咱两个奉 王母 仙旨,将这仙桃来献 桃源洞 二仙子。” 明 何景明 《游猎篇》诗:“ 犇戎 造父 两为佐,大人 王母 遥相待。”《新民歌三百首·踏上梯田上云霄》:“踏上梯田上云霄,去摘 王母 大蟠桃。”

(4).鸟名。 唐 杜甫 《玄都坛歌》:“子规夜啼山竹裂,王母昼下云旗翻。” 宋 张邦基 《墨庄漫录》卷一:“﹝ 杜子美 《玄都坛歌》云﹞‘王母昼下云旗翻’,説者多不晓王母,或以为 瑶池 之 金母 也。中官 陈彦和 言…… 蜀 中贡一种鸟,状如燕,色紺翠,尾甚多而长,飞则尾开,颤裊如两旗,名曰王母。则 子美 所言,乃此禽也。”后世官妓之帔子状如王母鸟飞时尾开之形,故以指官妓。 元 杨显之 《酷寒亭》楔子:“我当了三年王母,如今纳了官衫帔子,改嫁良人去也。”

不能

(1)

不可能;不能够

又北向,不能得日。——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不能理解

不能生育

不能实现

(2)

〈方〉∶不允许,不可以

不能不谈到

不能接受

不能相提并论

(3)

〈方〉∶不至于

孔墨

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与 墨 家学派创始人 墨子 的并称。亦指儒 墨 二派。《韩非子·显学》:“ 孔 墨 之后,儒分为八, 墨 离为三,取舍相反不同,而皆自谓真 孔 墨 。 孔 墨 不可復生,将谁使定世之学乎?” 汉 桓宽 《盐铁论·相刺》:“今文学言治则称 尧 舜 ,道行则言 孔 墨 ,授之政则不达。”《梁书·本纪总论》:“慕名好事,崇尚浮华,抑扬 孔 墨 ,流连 释 老 。” 唐 韩愈 《读<墨子>》:“ 孔子 必用 墨子 , 墨子 必用 孔子 ,不相用,不足为 孔 墨 。”

何事

(1).什么事;哪件事。 南朝 齐 谢朓 《休沐重还道中》诗:“问我劳何事?沾沐仰清徽。” 唐 方干 《经周处士故居》诗:“愁吟与独行,何事不伤情?”《朱子语类》卷八:“阳气发处,金石亦透,精神一到,何事不成?”

(2).为何,何故。 晋 左思 《招隐》诗之一:“何事待啸歌?灌木自悲吟。”《新唐书·沉既济传》:“若广聪明以收淹滞,先补其缺,何事官外置官?” 宋 刘过 《水调歌头》词:“湖上 新亭 好,何事不曾来?” 清 李渔 《奈何天·狡脱》:“不解天公意,教人枉猜谜:何事痴呆汉,到处逢佳丽?”

长沮

传说中 春秋 时 楚国 的隐士。《论语·微子》:“ 长沮 、 桀溺 耦而耕。” 刘宝楠 正义引 金履祥 曰:“ 长沮 桀溺 ,名皆从水, 子路 问津,一时何自识其姓名?谅以其物色名之。”

玉管

亦作“ 玉琯 ”。1.玉制的古乐器。用以定律。《汉书·律历志上》“竹曰管” 颜师古 注引 三国 魏 孟康 曰:“《礼乐器记》:‘管,漆竹,长一尺,六孔。’……古以玉作,不但竹也。”《旧唐书·音乐志三》:“律周玉琯,星迴金度。”

(2).泛指管乐器。 北周 庾信 《赋得鸾台》诗:“九成吹玉琯,百尺上瑶臺。” 宋 辛弃疾 《菩萨蛮·和夏中玉》词:“临风横玉管,声散江天满。” 明 朱有燉 《风月牡丹仙》第一折:“是谁将玉管吹,我这里潜身在花下听。”

(3).毛笔的美称。 隋 薛道衡 《咏苔纸》:“今来承玉管,布字改银钩。”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湖赏》:“殷勤玉管传深意,顒望着霜红暗题。”《群音类选·点绛唇·相思》曲:“挑银灯,拂锦牋,摘玉管,磨穿砚,写了俏姻缘。” 清 蒋春霖 《鹧鸪天》词:“临玉管,试琼甌,醒时题恨醉时休。”

(4).竹的美称。 唐 韩琮 《风》诗:“凉飞玉管来 秦 甸,暗褭花枝入 楚 宫。” 唐 白居易 《题卢秘书夏日新栽竹二十韵》:“叶翦兰罗碎,茎抽玉琯端。”

(5).山岩名。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楚游日记》:“始知 书字巖 之即为 玉琯 ,而此为 九疑山 之中也。”

铜盘

(1).亦作“ 铜槃 ”。 商 至 战国 时期流行的一种铜制受水器。当时盥洗用匜浇水,用盘承接。多数为圆形,浅腹,圈足或三足,内饰龟鱼等动物纹样。少数为长方形,虢季子白盘是迄今所见最大的铜盘。亦泛指一般的铜质盘。《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毛遂 奉铜槃而跪进之。”《后汉书·左慈传》:“因求铜盘贮水,以竹竿饵钓於盘中。” 宋 苏轼 《日喻》:“生而眇者不识日。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槃。’扣槃而得其声。他日闻鐘以为日也。”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宣德铜盘》:“ 曾宾谷 方伯藏 宣德 铜盘,方径三寸五分,内刻御製《锦堂春》词。”

(2).即铜钹。《通典·乐四》:“铜鈸亦谓之铜盘,出西戎及南蛮。”参见“ 铜鈸 ”。

(3).指烛台。 唐 杜甫 《从事行赠严二别驾》:“铜盘烧蜡光吐日,夜如何其初促膝。” 仇兆鳌 注:“铜盘,烛臺也。” 清 吴伟业 《行路难》诗之二:“金吾之威不能禁,铁柱倒塌铜盘倾。”

(4).见“ 铜盘重肉 ”。

銅槃:1.商 至 战国 时期流行的一种铜制受水器。当时盥洗用匜浇水,用盘承接。多数为圆形,浅腹,圈足或三足,内饰龟鱼等动物纹样。少数为长方形,虢季子白盘是迄今所见最大的铜盘。亦泛指一般的铜质盘。2.即铜钹。

钓鱼

用钓具捕鱼

竦身

耸身,纵身向上跳。竦,通“ 耸 ”。《淮南子·道应训》:“若士举臂而竦身,遂入云中。” 唐 王维 《赠东岳焦炼师》诗:“竦身空里语,明目夜中书。” 鲁迅 《南腔北调集·为了忘却的记念》:“我很想借此算是竦身一摇,将悲哀摆脱,给自己轻松一下。”

里语

(1).犹里谚。《史记·吴王濞列传》:“里语有之,‘舐糠及米’。” 三国 魏 曹丕 《典论·论文》:“里语曰:‘家有敝帚,享之千金。’”

(2).俗语俚词。 章炳麟 《论汉字统一会》:“若综其实,则今之里语合于《説文》、《三仓》、《尔雅》、《方言》者正多。”

明目

(1) 明亮,视力好的眼睛

(2) 把眼睛睁亮,使其看得更清楚

明目张胆

夜中

夜间,夜里

方夜中。——清· 方苞《狱中杂记》

还丹

(1).道家合九转丹与朱砂再次提炼而成的仙丹。自称服后可以即刻成仙。 晋 葛洪 《抱朴子·金丹》:“若取九转之丹,内神鼎中,夏至之后,爆之鼎,热,内朱儿一斤於盖下,伏伺之。候日精照之,须臾,翕然俱起,煌煌煇煇,神光五色,即化为还丹。取而服之一刀圭,即白日昇天。”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支诺皋中》:“可求还丹,取此水和而服之,即时换骨上宾。” 明 许潮 《同甲会》:“韶光谁可留,还丹自可修。”

(2).中医亦指依方精制的丹药。如:九还丹;小还丹;大还丹。

(3).指炼就这种仙丹,得道成仙。 唐 陈子昂 《题李三书斋》诗:“还丹应有术,烟驾共君乘。”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道家有换形法,凡修炼未成,气血已衰,不能还丹者,则借一壮盛之躯,乘其睡与之互易。” 章炳麟 《五无论》:“若夫断便利,絶交会,则与辟穀还丹相似。”

时论

(1).当时的舆论。《三国志·魏志·常林传》:“时论以 林 节操清峻,欲致之公辅,而 林 遂称疾篤。” 明 陈继儒 《读书镜》卷七:“ 檜 ( 秦檜 )知公不为时论所与,乃多引知名之士为助,欲倾 颐浩 ,夺其朝权。”

(2).对时事的评论;时事评论。 宋 王安石 《送王詹叔利州路运判》诗:“人才自古常难得,时论如君岂久孤。” 瞿秋白 《文艺杂著·鞘声七》:“《申报》上到这一次才露出一篇‘特约的’时论,说穿了这层‘实在奥妙不可思议的’事理。” 朱自清 《三祝报章文学》:“现在有些报章翻译外国时论,不少带学术性的,是可喜的现象。”

太素

(1).古代谓最原始的物质。《列子·天瑞》:“太素者,质之始也。” 汉 班固 《 * 通·天地》:“始起先有太初,后有太始,形兆既成,名曰太素。”《陈书·高祖纪上》:“肇昔元胎剖判,太素氤氲。”

(2).引申为天地。 三国 魏 曹植 《神龟赋》:“忽万载而不恤,周无疆於太素。”

(3).朴素,质朴。《淮南子·俶真训》:“偃其聪明而抱其太素。” 汉 班固 《幽通赋》:“皓尔太素,曷渝色兮。” 汉 班固 《东都赋》:“昭节俭,示太素,去后宫之丽饰,损乘舆之服御。”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乃服》:“然既曰布衣,太素足矣。” 清 黄鷟来 《和陶<饮酒>》之六:“被服太素中,何暇问紈綺。”

露版

见“ 露板 ”。

软轮车

即蒲车。因以蒲草裹轮,故称。以蒲裹轮而人坐乘的车子。 唐 王维 《赠东岳焦炼师》诗:“频蒙露版詔,时降软轮车。” 清 蒋士铨 《香祖楼·楼圆》:“记得,回覆了软轮车空迎。”参见“ 蒲车 ”。

高枝

(1).高树枝。 三国 魏 曹植 《公宴》诗:“潜鱼跃清波,好鸟鸣高枝。” 晋 陶潜 《饮酒》诗之八:“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

(2).比喻高的地位或地位高的人。 唐 罗隐 《寄酬邺王罗令公》之二:“正忧末派沦沧海,忽见高枝拂絳霄。”《红楼梦》第二七回:“怪道呢,原来爬上高枝儿去了。”

支颐

以手托下巴。 唐 白居易 《除夜》诗:“薄晚支颐坐,中宵枕臂眠。” 宋 苏轼 《 * 阿罗汉颂》:“第六尊者右手支颐,左手拊穉师子,顾视侍者择瓜而剖之。”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粉蝶》:“每为之鼓《天女謫降》之操,輒支颐凝想,若有所会。”

樵客

出门采薪的人。 南朝 梁 王僧孺 《答江琰书》:“或蹲林卧石,籍卉班荆,不过田畯野老、渔父樵客。” 唐 刘威 《游东湖黄处士园林》诗:“樵客出来山带雨,渔舟过去水生风。” 明 张居正 《拟咏四时山水花木翎毛画·春》:“山锁 秦 人里,烟迷樵客津。”

世上

世界上;人间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何如

(1) 如何,怎么样

今日之事何如。——《史记·项羽本纪》

诚好恶何如。——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则何如。——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2)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胜过或不如

与其强攻,何如智取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蔡襄,朝代:宋代
    溪馆初寒似早春,寒花相倚醉於人。可怜万木彫零尽,独见繁枝烂熳新。清艳夜沾云表露,幽香时过辙中尘。名园不肯争颜色,的的夭红野水滨。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清音莫谩拟泉音,谡谡庭前古柏森。

    天籁忽其聆物表,地灵恒此峙堂襟。

    谁能图画之中见,应在宫商以外寻。

    昔日今时底须较,耳根静者识予心。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或坐轻舆或策马,行宫到早祗閒居。

    却思经略滇南去,日日疾驰二百馀。

  • 作者:方岳,朝代:宋代
    瀑近春风湿,松花满石坛。不知茶鼎沸,但觉雨声寒。山好僧吟久,云深鹤睡宽。诗成不须写,怕有俗人看。
  • 作者:赵汝绩,朝代:宋代
    拄笏西山一笑中,挂帆犹及栋花风。此身可是屠羊说,馀事宁非失马翁。不问鬓毛成早白,免将痴面发羞红。故人新寄虔州布,归制吟袍管钓篷。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臈雪频繁素积春,玉花兼与落嶙峋。

    谁名谁实浑难辨,且作忘言梯牖人。

  • 作者:张栻,朝代:宋代
    殷雷终日在前山,风卷云环意作难。泊暮有怀空伫立,忽然飞雨到阑干。
  • 作者:陈与义,朝代:宋代
    无住庵前境界新,琼楼玉宇总无尘。开门倚杖移时立,我是人间富贵人。
  • 作者:黄大受,朝代:宋代
    凛寒陵熙春,谁为御其侮。酸风吹积雪,浓云洒飞雨。农夫荷耒耜,俶载耕斥齿。为其有身累,宁免自辛苦。妻儿送中饭,冻凌强俗吐。晚归极困倦,倒睡带泥土。朝来天光开,红紫新媚妩。南园踏青人,日暮犹歌舞。
  • 作者:皎然,朝代:唐代
    江皋北风至,归客独伤魂。楚水逢乡雁,平陵忆故园。征骖嘶别馆,落日隐寒原。应及秦川望,春华满国门。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