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惠福寺与陈留诸官茶会(得西字)原文 诗词名句

惠福寺与陈留诸官茶会(得西字)

作者:刘长卿 朝代:唐代

原文

到此机事遣,自嫌尘网迷。
因知万法幻,尽与浮云齐。
疏竹映高枕,空花随杖藜。
香飘诸天外,日隐双林西。
傲吏方见狎,真僧幸相携。
能令归客意,不复还东溪。

诗词问答

问:《惠福寺与陈留诸官茶会(得西字)》的作者是谁?答:刘长卿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刘长卿的名句有哪些?答:刘长卿名句大全

书法欣赏

刘长卿惠福寺与陈留诸官茶会(得西字)书法作品欣赏
惠福寺与陈留诸官茶会(得西字)书法作品

全唐诗:卷149_10

参考注释

机事

(1).机巧之事。《庄子·天地》:“吾闻之吾师,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怨怒》:“实无机心,翻成机事, 汉阴 丈人闻之,岂不大笑。” 清 金农 《送宣城沉隐君游楚中》诗:“君访 汉阴 好,机心机事无。”参见“ 机心 ”。

(2).指国家枢机大事。《汉书·王莽传上》:“於是附顺者拔擢,忤恨者诛灭。 王舜 、 王邑 为腹心…… 平晏 领机事。” 晋 陆机 《辩亡论上》:“ 孟宗 、 丁固 之徒为公卿, 楼玄 、 贺邵 之属掌机事。”《资治通鉴·晋元帝太兴四年》:“ 隗 虽在外,而朝廷机事,进退士大夫,帝皆与之密谋。”

(3).泛指机密之事。 晋 葛洪 《抱朴子·仁明》:“夫料盛衰於未兆,探机事於无形……明之功也。”《宣和遗事》后集:“ 平仲 请出死力,夜劫虏营……及出,连破两寨,奈机事已泄,虏已夜徙去。”参见“ 机事不密 ”。

自嫌

(1).自己不满自己。 宋 陆游 《法云僧房》诗:“自嫌尚有人间念,却为春寒怯夜长。”

(2).自生疑忌;心有顾忌。《三国志·魏书·邓艾传》:“ 艾 虽无古人之节,终不自嫌以损于国也。”《晋书·阮籍传》:“ 籍 尝诣饮,醉,便卧其侧。 籍 既不自嫌,其夫察之,亦不疑也。”《新唐书·崔涣传》:“收采遗逸,不以亲故自嫌。”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天下既定,从容访帝,共榻之卧,足加帝腹,情义如此。 子陵 岂以匹夫自嫌,而帝岂以万乘自居哉!”

尘网

人世。把人世看作束缚人的罗网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万法

佛教语。梵语dharma,意译“法”,指事物及其现象,也指理性、佛法等。“万法”指一切事物。 南朝 宋 朱昭之 《难顾道士<夷夏论>》:“《金刚般若》,文不踰千,四句所弘,道周万法。” 宋 苏轼 《东林第一代广慧禅师真赞》:“而况於出三界,了万法,不生不老,不病不死,应物而无情者乎。” 明 汪廷讷 《狮吼记·摄对》:“有则万法俱来,无时一丝不挂,贫僧 佛印 是也。”

浮云

(1)

(2) 飘浮在天空中的云彩

浮云为我阴,悲风为我旋。——元· 关汉卿《窦娥冤》

(3) 比喻飘忽不定,未有定处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唐· 李白《送友人》

高枕

垫高枕头安心睡觉,形容无所忧虑

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又:三窟已就,君姑高枕为乐矣。——《战国策·齐策》

空花

见“ 空华 ”。

杖藜

(1).谓拄着手杖行走。藜,野生植物,茎坚韧,可为杖。《庄子·让王》:“ 原宪 华冠縰履,杖藜而应门。” 唐 杜甫 《暮归》诗:“年过半百不称意,明日看云还杖藜。” 宋 苏轼 《鹧鸪天》词:“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开牖有时邀月入,杖藜到处避人行。”

(2).藜杖;拐杖。 唐 护国 《赠张驸马斑竹柱杖》诗:“此君与我在云溪,劲节奇文胜杖藜。” 宋 秦观 《宁浦书事》诗之五:“身与杖藜为二,对月和影成三。” 明 孙仁孺 《东郭记·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諳尽江湖味,执青青杖藜。”

诸天

(1).佛教语。指护法众天神。佛经言欲界有六天, * 之四禅有十八天,无 * 之四处有四天,其他尚有日天、月天、韦驮天等诸天神,总称之曰诸天。《长阿含经》卷一:“佛告比丘, 毗婆尸菩萨 生时,诸天在上於虚空中,手执白盖宝扇,以障寒暑风雨尘土。” 南朝 宋 谢灵运 《昙隆法师诔》序:“且三界迴沉,诸天倏瞬。”《敦煌变文汇录·频婆娑罗王后宫綵女功德意供养塔生天因缘变文》:“人民欢喜皆称嘆,诸天爱护讚精明。”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法堂里摆列着诸天圣像。”《西游记》第十七回:“诸天遂来洞口报知。”

(2).指神界的众神位。后泛指天界;天空。 唐 谷神子 《博异志·阴隐客》:“修行七十万日,然后得至诸天,或 玉京 、 蓬莱 、 崑閬 、 姑射 。” 清 林则徐 《即目》诗:“不知身与诸天接,却讶云从下界生。”

双林

(1).指 释迦牟尼 涅槃处。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法云寺》:“神光壮丽,若金刚之在双林。” 周祖谟 校释:“佛在 拘尸那城 阿夷罗跋提河 边娑罗(sala)双树前入般湼槃(见《大般湼槃经》)。在今 印度 北方Kasia(距Gorakhpur约三十二英里)。” 南朝 梁元帝 《荆州长沙寺阿育王像碑》:“然俱冥四德,脱屣双林;示表金棺,现焚檀椁。” 唐 王勃 《释迦佛赋》:“双林告灭,演摩訶般若之教,示阿耨多罗之诀。”参见“ 双树 ”。

(2).借指 释迦牟尼 。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译经论》:“别於方等深经,领括枢要,源发般若,流贯双林。” 唐 姚合 《赠王山人》诗:“既能施六度,了悟达双林。”

(3).借指寺院。 唐 韩翃 《题龙兴寺澹师房》诗:“双林彼上人,诗兴转相亲。” 五代 齐己 《答陈秀才》诗:“他年立名字,笑我老双林。”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司空曙》:“迁謫 江 右,多结契双林,暗伤流景。”

吏方

为政的方略。 宋 曾巩 《韩晋卿莫君陈刑部郎中制》:“尔晓达吏方,宜在兹任。” 宋 秦观 《人材策》:“经术艺文,吏方将畧,有一卓然过人数等而不能饰小行、矜小廉以自託於閭里,此奇材者也。”

真僧

戒律精严的和尚。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二:“慎勿以荤羶噉我,及七岁,放我出家为真僧以毕前经。” 元 无名氏 《度柳翠》楔子:“谁是真僧?谁是滥僧?”

相携

亦作“相擕”。互相搀扶;相伴。《东观汉记·邓禹传》:“ 禹 乘胜独克,而师行有纪,皆望风相携以迎,降者日以千数,众号百万。” 宋 苏轼 《甘露寺》诗:“但有相携人,何必素所欢。”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採蕋的游蜂,两两相携;弄巧的黄鸝,双双作对。”《儒林外史》第八回:“当下会了帐,两人相携着下了船坐下。”

见“ 相携 ”。

客意

离乡在外之人的心怀、意愿。 唐 杜甫 《送舍弟频赴齐州》诗之二:“客意长东北, 齐州 安在哉。” 唐 温庭筠 《西游书怀》诗:“高秋辞故国,昨日梦 长安 。客意自如此,非关行路难。” 宋 苏轼 《十二月十四日夜微雪明日早往南谿小酌至晚》诗:“惟有暮鵶知客意,惊飞千片落寒条。”

还东

(1).回身向东;返回东土。《宋书·鲜卑吐谷浑传》:“诸君试拥马令东,马若还东,我当相随去。”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雅量》:“ 支道林 还东,时贤竝送於 征虏亭 。”

(2).设席做东,还请别人。《红楼梦》第六三回:“忽见 平儿 笑嘻嘻的走来,説:‘我亲自来请昨日在席的人,今日我还东,短一个也使不得。’”《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八回:“説是前回扰了少爷的,一向未曾还东,心上十分不安。”《官场现形记》第二四回:“这些人除去 钱 王 二位是带还东的,其餘全是 黄胖姑 的好友。”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释智愚,朝代:宋代
    海上多幽迹,寻碑始得名。仙成丹灶冷,霞暖地花生。有鹤久不死,见人长欲鸣。坛西羽衣子,知我不虚行。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叠嶂忽怒起,其根迸石泉。

    宫商近清听,天水远澄鲜。

    小景创关氏,大图成石田。

    一时参合相,六法喜兼全。

  • 作者:史浩,朝代:宋代
    骄云不向天边聚,密雪自飞空。佳人纤手,霎时造化,珠走盘中。六街灯市,争圆斗小,玉碗频供。香浮兰麝,寒消齿颊,粉脸生红。
  • 作者:吴当,朝代:元代

    莺啼通窅窕,马迹历孱颜。

    载酒溪桥外,哦诗松树间。

    桃花深映竹,云影浅依山。

    无限临流兴,扶藜欲叩关。

  • 作者:李商隐,朝代:唐代
    欲为平生一散愁,洞庭湖上岳阳楼。可怜万里堪乘兴,枉是蛟龙解覆舟。
  • 作者:岑万,朝代:明代

    画舫行春醉欲迷,湖光好在古城西。

    不知误国人何在,杨柳东风鸟自啼。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深堂寒不到,落日山逾静。

    万籁于焉息,良夜即以永。

    垆凝通夕篆,窗含古月影。

    散闷惟观书,消閒亦烹茗。

    忽忆蜀西军,顿使予心耿。

  • 作者:释德洪,朝代:宋代
    标签:墨梅

    荒寒扫横斜,稀疏开未遍。

    烟昏雨毛空,标格终微见。

    吴姬风鬓乱,睡色馀妒面。

    谁令种性香,风味极不浅。

    道人三昧力,幻出随意现。

    塞管玉纤寒,无劳写哀怨。

  • 作者:邵雍,朝代:宋代
    蛙蜢泥中走,凤凰云外飞。云泥相去远,自是难相知。
  • 作者:陈与义,朝代:宋代
    两鸿同一天,羽翼不相及。偶然一识面,别意已超忽。去程秋光好,万里无断绝。虽无仁人言,赠子以明月。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