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素尚斋原文 诗词名句

素尚斋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素尚斋原文

湖石叠峥嵘,攀跻数武争。

树皆古所种,斋据亩之平。

不合陈长物,惟堪怡静情。

山庄缅昔额,敦朴教垂精。

诗词问答

问:素尚斋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素尚斋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素尚斋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十九

2. 去声

参考注释

湖石

产于 太湖 的石头,多孔穴,宜于堆砌假山。《人民文学》1981年第7期:“假山结构不恶,惟其石不类 江 浙 所用之湖石。”

峥嵘

(1) 形容山的高峻突兀或建筑物的高大耸立

(2) 高峻的山峰

敢请相公平贼后,暂携诸吏上峥嵘。——唐· 韩愈《奉和裴相公东征途经女儿山下作》

(3) 高爽空旷

举目四顾,霜天峥嵘。——唐· 李白《金陵与诸贤送权十一序》

(4) 魁梧

形容典雅,体段峥嵘。——《西游记》

(5) 卓异,不平凡

元龙( 陈登)本志陋曹吴,豪气峥嵘老不除,—— 苏轼《和刘景文见赠》

攀跻

亦作“ 攀隮 ”。犹攀登。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体别》:“休动磊落,业在攀躋,失在疏越。” 唐 孟郊 《和皇甫判官游琅琊溪》:“唯当清宵梦,髣髴愿攀躋。” 宋 陆游 《宿上清宫》诗:“盘蔬采掇多灵药,阁道攀隮出半空。” 清 戴名世 《<野香亭诗集>序》:“余读相国之诗,雄健峭削,如长松千寻,孤峯万仞,而不可攀躋也。” 康有为 《大同书》乙部第二章:“自平原以至山巔,必经山麓之攀躋乃能登焉。”

不合

(1).违背;不符合。 汉 刘向 《九叹·远逝》:“惜往事之不合兮,横 汨罗 而下濿。” 宋 司马光 《文中子补传》:“发端唱导者非二家之罪而谁哉?此皆议论不合於圣人者也。”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三:“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 洪深 《电影戏剧的编剧方法》第四章:“总之,不合社会的标准就是了。”

(2).不和。《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不想 安绵 兵备道与 闻参将 不合。”

(3).不应当;不该。《后汉书·杜林传》:“臣愚以为宜如旧制,不合翻移。” 五代 许岷 《木兰花》词:“当初不合儘饶伊,赢得如今长恨别。” 明 徐渭 《女状元》第三出:“小的不合叫那会篆刻的人,照依那关防刻一个小记印儿。” 清 孙枝蔚 《代书寄呈大兄伯发》:“吾家本素封,不合轻犁锄。”

长物

原指多余的东西,后来也指象样的东西

别无长物

山庄

山中的村庄;别墅

敦朴

敦厚朴实;忠厚朴实

方正敦朴

垂精

(1).发射光芒。《汉书·叙传下》:“炫炫上天,县象著明,日月周辉,星辰垂精。”

(2).犹言致力。 宋 林逋 《送范希文寺丞》诗:“黼座垂精正求治,何时条对召公车。” 康有为 《<孔子改制考>叙》:“生于乱世,乃据乱而立三世之法,而垂精太平,乃因其所生之国而立三世之义。”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杜甫,朝代:唐代
    标签:五言律诗,忧国忧民

    其一

    军旅西征僻,风尘战伐多。

    犹闻蜀父老,不忘舜讴歌。

    天险终难立,柴门岂重过?

    朝朝巫峡水,远逗锦江波。

    其二

    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

    层轩皆面水,老树饱经霜。

    雪岭界天白,锦城曛日黄。

    惜哉形胜地,回首一茫茫! 

  • 作者:苏辙,朝代:宋代
    羌虏忘君恩,战鼓惊四隅。边候失晨夜,骑驿驰中涂。诏书止穷征,诸将守来驱。敌微势可料,师竞力无余。防边未云失,忧怀愧安居。
  • 作者:张觷,朝代:宋代

    曾闻避世门金马,何事逃名寨石牛。

    四海重湖今鼎沸,可能同上岳阳楼。

  • 作者:黄庭坚,朝代:宋代
    清扬巧笑倾人城,骄气矜色增我慢。无始时来生死趣,八万苦业所依止。皮肤落尽露拴索,一切虚诳法现前。不见全牛可下刀,无垢光明本三昧。
  • 作者:胡仲弓,朝代:宋代
    沂水乐吾道,兰亭叙幽情。古人不复作,四海无吟声。
  • 作者:苏泂,朝代:宋代
    珍重新来十绝诗,末章砥柱不去移。因思唐代诸公子,故少撞钟得意时。
  • 作者:郑刚中,朝代:宋代
    晚来登眺处,寒暖正争春。城古亭台少,门严鼓角新。江山真是好,风俗不妨贫。克己从清约,须知太守仁。
  • 作者:韩翃,朝代:唐代
    孤舟行远近,一路过湘东。官属张廷尉,身随杜幼公。山河映湘竹,水驿带青枫。万里思君处,秋江夜雨中。
  • 作者:申佳允,朝代:明代

    惊魂无夜不飞摇,才歇芦笳便管箫。

    醉里凄然双泪下,岂知今日有元宵。

  • 作者:曾几,朝代:宋代
    去圣未云远,故在黄卷中。孰能领其要,直用一理通。森罗废兴事,莹若磨青铜。使我见万古,敬谢典午公。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