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行路难·其五·共住修道八首原文 诗词名句

行路难·其五·共住修道八首

作者:敦煌曲子 朝代:唐代

原文

众生常被色财缠缚。没溺爱河。

沉沦生死。处处经过。

八风常动。六识昏波。

常念五欲。不念弥陀。

生天无分。地狱对门。

循环六道。回换万身。

欲得学道。须舍冤亲。

诗词问答

问:《行路难·其五·共住修道八首》的作者是谁?答:敦煌曲子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敦煌曲子的名句有哪些?答:敦煌曲子名句大全

注释

1.  出处:敦煌歌辞总编卷三

2. 君不见。行路难。行路难。道上无踪迹。

参考注释

众生

(1) 一切有生命的,也指人和动物

芸芸众生

(2) 〈方〉∶畜生

被色

旧说,人秉五行而生,五行有色,故人亦受色。《礼记·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孔颖达 疏:“被色者,五行各有色,人则被之以生也。被色,谓人含带五色而生者也。” 唐 元稹 《象人》诗:“被色空成象,观空色异真,自悲人是假,那復假为人?”

缠缚

缠绕束缚。 宋 苏辙 《次韵子瞻病中赠提刑段绎》:“宦游少娱乐,缠缚苦文案。” 明 唐顺之 《狂歌行赠孟中丞有涯》:“我生苦缠缚,雅志在泉石。” 沉从文 《灯》:“我曾经和那些东西太相熟,因为都市生活的缠缚,又太和那些世界离远了。”

没溺

(1).沉没。 汉 刘向 《说苑·杂言》:“不临於深渊,何以知没溺之患。”《三国志·魏志·明帝纪》:“ 冀 、 兖 、 徐 、 豫 四州民遇水,遣侍御史循行没溺死亡及失财产者,在所开仓振救之。” 宋 曾慥 《高斋漫录》:“ 蔡 ( 蔡京 )在翰苑,尝因锡宴 西池 ,失脚落水,几至没溺。” 清 戴名世 《疑解》:“吾方没溺於波涛之内,泛泛乎而不知所之。”

(2).沉迷。 晋 葛洪 《抱朴子·君道》:“不有 辛 癸 之没溺,曷用贵钦明之高济哉?”《新唐书·礼乐志三》:“学者由此牵惑没溺。” 明 唐顺之 《吴氏墓记》:“庶几委命而顺化者,其与没溺牵缠於厚利不能自反者,固有间歟!”

爱河

佛法说爱情如河流,人一沉溺即不能脱身,因以为喻

生死

(1) 生存和死亡

生死攸关的问题

(2) 预言命运的

他认为什么时候死是在生死簿上早就注定的

处处

(1) 在各个地方

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陶渊明《桃花源记》

(2) 在各个方面

处处严格要求自己

(3) 在所有地方

神州处处掀起建设祖国的浪潮

经过

(1) 通过

到现在大约经过六、七人之手

(2) 经历的过程

事情的全部经过

(3) 从某处过

这汽车经过北海公园吗?

八风

(1).八方之风。《吕氏春秋·有始》:“何谓八风?东北曰炎风,东方曰滔风,东南曰熏风,南方曰巨风,西南曰凄风,西方曰飂风,西北曰厉风,北方曰寒风。”《淮南子·墬形训》:“何谓八风?东北曰炎风,东方曰条风,东南曰景风,南方曰巨风,西南曰凉风,西方曰飂风,西北曰丽风,北方曰寒风。”《说文·风部》:“风,八风也。东方曰明庶风,东南曰清明风,南方曰景风,西南曰凉风,西方曰閶闔风,西北曰不周风,北方曰广莫风,东北曰融风。”《左传·隐公五年》:“夫舞所以节八音,而行八风。” 陆德明 释文:“八方之风,谓东方谷风,东南清明风,南方凯风,西南凉风。西方閶闔风,西北不周风,北方广莫风,东北方融风。”

(2).八种季候风。《易纬通卦验》:“八节之风谓之八风。立春条风至,春分明庶风至,立夏清明风至,夏至景风至,立秋凉风至,秋分閶闔风至,立冬不周风至,冬至广莫风至。”

(3).指八音。《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五声和,八风平。” 王引之 《经义述闻·春秋左传中》:“古者八音谓之八风。 襄 二十九年传:‘五声和,八风平。’谓八音克谐也。”参见“ 八音 ”。

(4).佛教语。谓世间能煽动人心之八事:得可意事名“利”,失可意事名“衰”,背后排拨为“毁”,背后赞美为“誉”,当前赞美为“称”,当前排拨为“讥”,逼迫身心名“苦”,悦适心意名“乐”。见《释氏要览下·躁静》。 唐 王维 《能禅师碑》:“不着三界,徒劳八风。” 宋 范成大 《偶箴》诗:“情知万法本来空,犹復将心奉八风。” 岭南羽衣女士 《东欧女豪杰》:“索性枯坐一年,参透那八风不动的道理。”

六识

佛教所称之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谓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对色、声、香、味、触、法六尘,而生见、闻、嗅、味、觉、知六种认识作用。“六识”为大、小乘之共说,而位于大乘八识中之前六识,故亦称“ 前六识 ”。 明 破悭道人 《一文钱》第六出:“内六尘,外六根,中六识,去缚解粘,立登般若。” 清 龚自珍 《最录列子》:“ 列子 知西方有圣人矣,其曰:‘以耳视,以目听。’曰:‘视听不以耳目。’於圣人六根互用之法,六识之相,庶近似之,皆非 庄周 所知者。”参阅《成唯识论》五。

五欲

(1).指耳、目、鼻、口、心的欲望。《管子·内业》:“节其五欲,去其二凶。”

(2).佛教谓色、声、香、味、触五境生起的 * 。亦谓财欲、 * 、饮食欲、名欲、睡眠欲。《大智度论》卷十七:“哀哉众生,常为五欲所恼,而犹求之不已……世人愚惑,贪着五欲,至死不捨。为之,后世受无量苦。”《法华经·譬喻品》:“凡夫浅识,深著五欲。” 宋 苏轼 《以石易画晋卿难之复次前韵》:“定心无一物,法乐胜五欲。”

(3).道教沿袭其说而稍有不同。谓声、色、香、味、爱憎之欲。《云笈七籤》卷十:“五欲者,谓耳欲声,便迷塞不能止;目欲色,便 * 发狂;鼻欲香,便散其精神;口欲味,便受罪入网罗;心欲爱憎,便偏邪失正平。”

弥陀

阿弥陀佛的略称。佛教指西方极乐世界中最大的佛

生天

(1).升上天空。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俄而夕騖东返,落日西悬,綺霞映水,蛾月生天。”

(2).佛教谓行十善者死后转生天道。《 * 念处经·观天品》:“一切愚痴凡夫,贪著欲乐,为爱所缚,为求生天,而修梵行,欲受天乐。”《法苑珠林》卷三一引《杂宝藏经》:“我闻石室比丘尼,若能信心出家,一日必得生天。” 唐 李绅 《龟山寺鱼池》诗:“汲水添池活白莲,十千鬐鬣尽生天。凡庸不识慈悲意,自葬江鱼入九泉。” 严复 《和荆公》:“生天成佛者,都是有牺牲。”

无分

(1).无己之份。谓没有得到颁赐物。《左传·昭公十二年》:“ 齐 ,王舅也。 晋 及 鲁 卫 ,王母弟也。 楚 是以无分,而彼皆有。”

(2).没有机缘。 唐 杜甫 《九日》诗之一:“竹叶於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宋 黄庭坚 《江城子·忆别》词:“有分看伊,无分共伊宿。” 陈去病 《丁未八月海上藏书楼夜坐杂感》诗:“百年无分翦天骄,賸有愁心答 汉 朝。”

不区别;不分。 丁玲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二:“全家十六口人,无分男女老幼,都要到地里去。”

地狱

(1) 某些宗教的说法,指人死后灵魂在地下受折磨的地方,跟“天堂”相对

(2)

(3) 比喻受苦受难的地方

(4) 黑暗、喧闹、混乱和坏人无法无天的地方

对门

(1) 与大门相对

对门对户

(2) 与大门相对的房子

农具厂对门是小学

循环

以环形、回路或轨道运行;沿曲折的路线运行;特指运行一周而回到原处

六道

(1).谓耳、目、鼻、口及 * 之前后二孔。《管子·君臣下》:“四肢不通,六道不达,曰失。” 尹知章 注:“六道,谓上有四窍下有二窍也。”

(2).佛教语。谓众生轮迴的六去处: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和地狱道。 南朝 陈 徐陵 《报德寺刹下铭》:“三心断缚,六道除怨。”《新唐书·傅弈传》:“ 西域 之法,无君臣父子,以三涂六道吓愚欺庸。”

回换

调换;变换。《南史·宋南郡王义宣传》:“今之回换,更在欲为汝耳。”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贡举》:“ 元宗 欲与改官,拜谢而请曰:‘臣女婿 王如泚 见应进士举,伏望圣恩回换,与一及第。’” 宋 范仲淹 《与中舍书》:“乡中多不熟地,卑使然,或回换得数顷高田常熟者,则婚嫁有所指望。”

亦作“廻换”。改易;变换。 南朝 宋 鲍照 《拟行路难》诗之八:“初送我君出户时,何言淹留节廻换。” 唐 顾况 《悲歌》:“今人昔人共长叹,四气相催节迴换。” 明 何景明 《元日言志》诗:“世事鉴倚伏,节候感迴换。”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七章第四节:“所谓回换篇目,裨益句章,就是取原有道书,改头换尾,增添文句,算是新书。”

欲得

(1).贪得。《老子》:“咎莫大于欲得。”《韩非子·解老》:“圣人衣足以犯寒,食足以充虚,则不忧矣。众人则不然,大为诸侯,小餘千金之资,其欲得之忧不除也。”

(2).想要;愿意得到。 唐 高适 《渔父歌》:“世人欲得知姓名,良久问他不开口。”《醒世恒言·张廷秀逃生救父》:“就是 廷秀 见説要请先生教他读书,也甚欲得。”

(3).须要。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桑柘》:“种禾豆,欲得逼树。”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素食》:“葱白欲得多於菜;无葱,薤白代之。”

学道

(1).学习道艺,即学习儒家学说,如仁义礼乐之类。《论语·阳货》:“君子学道则爱人。”《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无财者谓之贫,学道不能行者谓之病。若 宪 ,贫也,非病也。” 宋 唐庚 《大观四年作诗寄任因命舍弟同赋》:“学道一生凡几化,不因到此始知非。” 明 唐顺之 《万思节以集中无名作诗见贻》之一:“学道频年慕屡空,支离犹堕语言中。”

(2).学习道行。指学仙或学佛。《汉书·张良传》:“廼学道,欲轻举。” 颜师古 注:“道谓仙道。” 宋 苏轼 《将至广州用过韵寄迈迨二子》:“皇天遣出家,临老乃学道。”《西湖佳话·葛岭仙迹》:“从 左慈 学道,得九丹金液仙经。” 鲁迅 《且介亭杂文·难行和不信》:“然而出来的题目就因此常常是难题,仍如飞剑一样,非上 武当山 寻师学道之后,决计没法办。”

(3).即学政。《儒林外史》第三回:“荏苒三年,升了御史,钦点 广东 学道。” 清 蒲松龄 《禳妒咒·入泮》:“酒色养的那脾胃娇,那厌气时文也不待瞧。我的天,学道瞎,真是瞎学道。”《醒世姻缘传》第十二回:“据了他的学识,与他个学道,绰绰然做得过去,却不肯把学道与他,偏与他个巡道。”参见“ 学政 ”。

冤亲

指仇人和亲人。 五代 守澄 《景福寺重修思道和尚塔铭》:“冤亲普摄,凡圣齐收。”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杜牧,朝代:唐代
    曾话平生志,书斋几见留。道孤心易感,恩重力难酬。独立千峰晚,频来一叶秋。鸡鸣应有处,不学泪空流。
  • 作者:张栻,朝代:宋代
    行止非人料,驱驰未席温。传闻选肤使,端为慰黎元。瘴岭农耕少,山城海气昏。唯勤凋瘵虑,此外更何言。
  • 作者:苏泂,朝代:宋代
    子大瞻在前,德允瞠若后。自予得二士,光彩生户牖。向来九州内,所在两脚走。相好亦已多,惟子共辰酉。老铦最可人,自谓秃非丑。南官弃之去,卢氏真杰斗。今朝通明埭,独客对卮酒。追怀平昔意,幸不愧高厚。春江散烟露,春事纷花柳。问胡此淹留,书卷空在手。人生忌多情,所不忘朋友。南北与东西,同然一回首。
  • 作者:陆文圭,朝代:元代
    璋不饮,命歌者歌以劝之双鬟耸翠。低护金莲裙*地。铁石心肠。无奈梅花一点香。歌声梁绕。流水泠泠云杳杳。白发刘郎。对景须弃醉一场。
  • 作者:沈端节,朝代:宋代
    去年寒食初相见。花上双飞燕。今年寒食又花开。垂下重帘不许、燕归来。隔帘听燕呢喃语。似说相思苦。东君都不管闲愁。一任落花飞絮、两悠悠。
  • 作者:罗椅,朝代:宋代
    行逢二三月,春映掌中杯。绿久山犹浅,花寒雨未开。谁能奈愁得,拌不上楼来。更莫看云坐,潇湘有雁回。
  • 作者:牛焘,朝代:清代

    相逢犹识旧乡邻,话到生平泪染巾。

    早岁嬉游偕竹马,卅年名利各风尘。

    浮云世事那堪说,沧海萍踪定有因。

    日暮边关闻塞雁,可怜同作雪天人。

  • 作者:王炎,朝代:宋代
    莫年筑室北山边,自笑浑无塞屋钱。巾褐翛然穷亦乐,岂曾有梦到金莲。
  • 作者:陆游,朝代:宋代
    孤生拙料事,诸老误知人。世故几翻覆,此身常贱贫。有书藏禹穴,无地静胡尘。衰病今年剧,呻吟欲过旬。
  • 作者:吴文英,朝代:宋代
    香泛罗屏,夜寒著酒宜偎倚。翠偏红坠。唤起芙蓉睡。一曲伊州,秋色芭蕉里。娇和醉。眼情心事。愁隔湘江水。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