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登高台而待月原文 诗词名句

登高台而待月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登高台而待月原文

登高台而待月,于望后为相宜。

台更西山巅,东山座中披。

乘凉送夕阳,飒沓延爽飔。

须臾斜照落万树,苍然暮色刚熹微。

锤峰南侧,金色拖眉。

忽钩忽半璧,忽呈全体空中飞。

是时流云点缀乍隐现,未觉谢重所言全属非。

登高台而待月,赏今夕之遇奇。

诗词问答

问:登高台而待月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登高台而待月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五十九

参考注释

高台

(1).高建楼台。《管子·小匡》:“昔先君 襄公 ,高臺广池,湛乐饮酒。”《左传·昭公二十年》:“其适遇淫君……高臺深池,撞鐘舞女,斩刈民力,输掠其聚,以成其违,不恤后人。”

(2).高的楼台。 晋 左思 《吴都赋》:“造 姑苏 之高臺,临四远而特建。” 明 王世贞 《登岱》诗:“ 轩辕黄帝 有高臺,鞭石千秋輦道开。”

(3).比喻京师。《文选·曹植<杂诗>之一》:“高臺多悲风,朝日照北林。” 李善 注引《新语》:“高臺,喻京师。”

(4).头之别称。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形貌·头》:“《黄庭经》:高臺通天临中野。”原注:“头为高臺。”

望后

(1).望日之后。

(2).向后,朝后。《水浒传》第二七回:“那两个人只见天旋地转,噤了口,望后扑地便倒。”

相宜

合适,符合

在那个场合你说这样的话是不相宜的

山巅

亦作“ 山颠 ”。山顶。 战国 楚 宋玉 《高唐赋》:“仰视山颠,肃何千千。”《诗·小雅·渐渐之石》“维其卒矣” 汉 郑玄 笺:“卒者崔巍也。谓山巔之末也。” 唐 杜甫 《夔州歌十绝句》之四:“ 赤甲 白盐 俱刺天,閭阎繚绕接山巔。” 鲁迅 《集外集拾遗·怀旧》:“山颠乔木虽略负日脚,而山趺之田禾已受夜气。” 萧乾 《初冬过三峡》:“过 瞿塘峡 ,山巅积雪跟云絮几乎羼在一起。”

东山

(1).《诗·豳风·东山》:“我徂 东山 ,慆慆不归。” 朱熹 集传:“ 东山 ,所征之地也。”后因以代指远征或远行之地。 宋 叶梦得 《石林诗话》卷上:“ 玉汝 有爱妾 刘氏 ,将行,剧饮通夕…… 刘贡父 , 玉汝 姻党,即作小诗寄之以戏云:‘ 嫖姚 不復顾家为,谁谓 东山 久不归。’”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四:“此去 东山 又 北山 ,镜中强半尚红颜。”

(2).《孟子·尽心上》:“ 孔子 登 东山 而小 鲁 。” 赵岐 注:“ 东山 ,盖 鲁 城东之高山。”后因以代指 鲁 地。 宋 李清照 《上枢密韩肖胄诗》:“嫠家父祖生 齐 鲁 ,位下名高人比数……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 东山 一抔土。”

(3).据《晋书·谢安传》载, 谢安 早年曾辞官隐居 会稽 之 东山 ,经朝廷屡次征聘,方从 东山 复出,官至司徒要职,成为 东晋 重臣。又, 临安 、 金陵 亦有 东山 ,也曾是 谢安 的游憩之地。后因以“东山”为典。指隐居或游憩之地。 唐 王维 《戏赠张五弟諲》诗之一:“吾弟 东山 时,心尚一何远!” 宋 沉遘 《吴正肃公挽歌辞》之一:“暂作 东山 去,还期 宣室 来。” 清 赵翼 《秋帆制府挽诗》:“南国烽烟悲远道, 东山 丝竹渺前尘。”

(4).代指 谢安 。 唐 李白 《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诗:“想象 东山 姿,缅怀 右军 言。” 清 顾炎武 《上吴侍郎旸》诗:“ 征虏 投壶暇, 东山 赌墅优。”

(5).泛指名高望重的人。 清 赵翼 《唐荆川先生读书处》诗之一:“并世文章无北地,当年声望此 东山 。” 赵朴初 《何满子·东山》词:“悄悄非关多病,三年不见 东山 。花事绸繆风又雨,更兼蜂妒鶯谗。”按,《人民文学》1977年第一期发表时附注云:“时见 * 爪牙讲话,矛头指向 周总理 ,赋此书愤。”

(6).泛指东面的山。 宋 苏轼 《赤壁赋》:“少焉,月出於东山之上。” 清 郑燮 《道情》之一:“一霎时波摇金影,驀抬头月上东山。” 杨朔 《雪浪花》:“那外国人想雇我的驴去逛东山。”

(7). 春秋 时少数民族 赤狄 别种 东山 皋落氏 的省称。《国语·晋语一》:“﹝ 晋献公 ﹞是故使 申生 伐 东山 ,衣之偏裻之衣,佩之以金玦。” 韦昭 注:“ 东山 , 皋落氏 。”

(8). 南朝 梁 何胤 的别称。《南史·何胤传》:“初, 胤 二兄 求 点 并栖遁, 求 先卒,至是 胤 又隐。世号 点 为‘大山’, 胤 为‘小山’,亦曰‘东山’。”

乘凉

为避热而在阴凉处歇息

夕阳

傍晚的太阳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登乐游原》

飒沓

(1).纷繁、众多貌。《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鱼贯鳬跃,颯沓鳞萃。” 李周翰 注:“颯沓鳞萃,言多也。”

(2).盘旋貌。 南朝 宋 鲍照 《舞鹤赋》:“颯沓矜顾,迁延迟暮。” 唐 李白 《上云乐》诗:“淋漓颯沓,进退成行。” 明 唐顺之 《从军行送吕兵曹募兵辽海》:“飞沙颯沓迷亭障,组练繽纷皆北向。”

(3).迅疾貌。 汉 应瑒 《西狩赋》:“按轡清途,颯沓风翔。属车轇轕,羽骑腾驤。” 唐 李白 《侠客行》:“银鞍照白马,颯沓如流星。” 清 钱谦益 《己卯除夕偕孟阳守岁崇德郁振公吴可黄二先辈俱集》诗:“流光颯沓将过客,世事朦朧欲曙天。”

(4).象声词。 南朝 齐 谢朓 《和刘西曹<望海台>》:“差池远鴈没,颯沓群鳬惊。” 明 袁宗道 《葛医序》:“然每寒暑之夜,闻马蹄颯沓,问之则紫襴客也。” 清 徐士俊 《汪十四传》:“箭声颯沓来。”

须臾

(1) 片刻

须臾不可离

(2) 一会儿

须臾,蛇不见了。——《三国演义》

斜照

(1) 光线斜着照射

(2) 斜阳;夕阳

暮色

黄昏时的天色

暮色笼罩了大地

熹微

微明,光未盛的样子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金色

一种平均为深黄色的颜色

半璧

(1).即璜。半圆形的玉器。 汉 班固 《 * 通·文质》:“璜者半璧,位在北方。”

(2).指弦月。 北周 庾信 《望月》诗:“蓂新半璧上,桂满独轮斜。”

全体

(1) 整个身体

全体炙之

(2) 指事物的全部

全体工作人员

全体演员

(3) 指某一集体中的全部人员

影响全体

空中

(1) 作为飞机活动的场所

空中优势

(2) 中间是空的

空,使动用法

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宋· 苏轼《石钟山记》

时流

世俗之辈。《晋书·阮裕传》:“诸人相与追之, 裕 亦审时流必当逐己,而疾去。” 前蜀 韦庄 《绛州过夏留献郑尚书》诗:“因循每被时流誚,奋发须由国士怜。”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一:“凡暗转、暗接、暗提、暗顿,必须有大气真力,斡运其间,非时流小蕙之笔能胜任也。”

点缀

(1) 衬托;装饰

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2) 应景儿;凑数儿

(3) 指衬托、装饰的东西

隐现

不清晰地显现;隐隐约约显现出来

登高

上到高处。也特指重阳节登山的风俗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唐· 李白《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

今夕

今晚;当晚。 晋 左思 《蜀都赋》:“乐饮今夕,一醉累月。” 唐 韩愈 《玩月喜张十八员外以王六秘书至》诗:“况当今夕圆,又以嘉客随。” 郭沫若 《落叶》:“风雨潇潇着的今夕。”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效米襄阳作月台,石栏方坻驾崔嵬。

    即今海涌上元月,笑我何曾一陟来。

  • 作者:孔武仲,朝代:宋代
    茂林新幄翠重重,犹有残花掩映红。庭馆渐虚容散涉,时攀园果作狙公。
  • 作者:方回,朝代:宋代
    春生夏长出墙头,含箨新梢玉版抽。宜雪宜霜无不可,如椽且与貌宜秋。
  • 作者:叶可权,朝代:元代

    浓云压树春雨足,土脉如酥秧水绿。

    大儿后墅扶耕犁,稚子前坡饭黄犊。

    黄云捲空桑柘疏,鼓声日暮鸣枌榆。

    烹羊炰羔醉耳热,仰天拊缶歌呜呜。

  • 作者:张明中,朝代:宋代
    笥山之水磨铜绿,秀气都在山之麓。就中卜筑小仙居,面面轩亭看不足。主人倒屣浮春容,囊诗拶破古锦红。书生幸有登龙便,愿到坛边揖下风。
  • 作者:陆游,朝代:宋代
    过眼春光久已空,晒丝捣麦又匆匆。新泥满路梅黄雨,古木号山月晕风。角黍茭新间樽俎,灵符墨湿照房栊。岁华不为衰翁驻,且付余生一笑中。
  • 作者:黄机,朝代:宋代
    将军何日,去筑受降城。三万骑,貔貅虎,戮鲵鲸。洗沧溟。试上金山望,中原路,平於掌,百年事,心未语,泪先倾。若若累累印绶,偏安久、大义谁明。倚危栏欲遍,江水亦吞声。目断苹汀。海门青。停杯与问,焉用此,手虽子,积如京。波神怒,风浩浩,勃然兴。卷龙腥。似把渠忠愤,伸恳请,翠华巡。呼壮士,挽河汉,荡材枪。长算直须先定,如细故、休苦营营。正清愁满抱,鸥鹭却多情。飞过邮亭。
  • 作者:齐己,朝代:唐代
    万物患有象,不能逃大明。始随残魄灭,又逐晓光生。曲直宁相隐,洪纤必自呈。还如至公世,洞鉴是非情。
  • 作者:朱鹭,朝代:明代

    自君之出矣,春去劳我思。

    春去明年来,君来定几时。

  • 作者:陆游,朝代:宋代
    君复仲先真隐沦,笔端亦自斡千钧。闲中一句终难道,何况市朝名利人!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