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谢灵运诗云中为天地物今成鄙夫有取以为韵遣原文 诗词名句

谢灵运诗云中为天地物今成鄙夫有取以为韵遣兴作十章兼寄云叟·其六

作者:李彭 朝代:宋代

原文

孔融天下士,荀彧双南金。

既为阿瞒用,复为阿瞒禽。

独闻管幼安,龙蟠沧海深。

难用固难杀,耿光垂古今。

诗词问答

问:《谢灵运诗云中为天地物今成鄙夫有取以为韵遣兴作十章兼寄云叟·其六》的作者是谁?答:李彭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李彭的名句有哪些?答:李彭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侵韵

参考注释

孔融

(153-208)东汉文学家。字文举,鲁国(治今山东曲阜)人。“建安七子”之一。曾任北海相,后任少府,因触犯曹操,降为太中大夫,被杀。善诗文,辞采富丽,有《荐祢衡疏》、《与曹公论盛孝章书》等名篇。明人辑有《孔少府集》。

天下士

才德非凡之士。《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始以先生为庸人,吾乃今日知先生为天下之士也。” 唐 高适 《咏史》诗:“不知天下士,犹作布衣看。” 清 方文 《访孙豹人不遇因题其壁》诗:“ 虞翻 天下士,知己无一人。”

双南金

(1).指品级高、价值贵一倍的优质铜。后亦指黄金。 晋 张载 《拟四愁》诗:“佳人遗我緑綺琴,何以赠之双南金。”

(2).喻指宝贵之物。 唐 刘禹锡 《<海阳湖别浩初师>引》:“今復来 连山 ,以前所得双南金出於裓,亟请予賡之。”

阿瞒

(1). 三国 魏 曹操 的小名。《三国志·魏志·武帝纪》“ 太祖武皇帝 , 沛国 譙 人也,姓 曹 ,讳 操 ,字 孟德 ”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吴 无名氏《曹瞒传》:“ 太祖 一名 吉利 ,小字 阿瞒 。” 宋 杨万里 《读严子陵传》诗:“早遣 阿瞒 移 汉 鼎,人间何处有 严陵 ?” 清 曹寅 《题启南先生莫斫铜雀砚图》诗:“ 阿瞒 心雄天厌足,平生只欠 西陵 哭。”

(2). 唐玄宗 的自称。 唐 南卓 《羯鼓录》:“上笑曰:大哥不必过虑, 阿瞒 自是相师,夫帝王之相,且须有英特越逸之气,不然有深沉包育之度,若 花奴 但端秀过人,悉无此相,固无猜也。” 钱熙祚 校:“上於诸亲常自称此号。” 宋 范成大 《题<开元天宝遗事>》诗之三:“忽报猪龙掀宇宙, 阿瞒 虚读相书来。” 宋 陆游 《晓发金牛》诗:“ 阿瞒 狼狈地,千古有遗伤。”

独闻

独立辨听。《韩诗外传》卷七:“圣人隐居深念,独闻独见。”《淮南子·氾论训》:“必有独闻之聪,独见之明,然后能擅道而行矣。”

龙蟠

龙蟠里,在现在南京市清凉山下

沧海

大海。以其一望无际、水深呈青苍色,故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乐府诗集·曹操·步出夏门行》

耿光

光明;光辉;光荣。《书·立政》:“以覲 文王 之耿光,以扬 武王 之大烈。” 孔 传:“能使四夷宾服,所以见祖之光明,扬父之大业。” 唐 李白 《明堂赋》:“遵先轨以继作兮,扬列圣之耿光。” 宋 王安石 《双庙》诗:“就死得处所,至今犹耿光。”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盖 中国 今日,亦颇思歷举前有之耿光,特未能言,则姑曰左邻已奴,右邻且死,择亡国而较量之,冀自显其佳胜。” 郭沫若 《红花岗》诗:“冬来我謁 红花岗 ,烈士陵园溢耿光。”

古今

古代和现代

古今差异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梅尧臣,朝代:宋代
    常随轻骑猎,不独朱门守。鹰前任指踪,雪下还狂走。人思上蔡迟,书寄华亭后。莫将呼作龙,粱肉才经口。
  • 作者:王阮,朝代:宋代
    黑金不肯化青金,奉命来催胆水淋。山骨旧疑天凿透,沟流唯待雨来深。丹无九转如方士,政有三官出上林。却谢黄茅除白发,断酬平日做僧心。
  • 作者:沈鲸,朝代:明代

    唐虞三代本摩渐。至于今为宪伏愿皇上祖述尧舜。宪章文武。

    裁成辅相能无欿。使斯世斯民丕变窃惟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民之感化。沦于肌肤。浃于骨髓。不识不知。顺帝之则。无为而天下治矣。

    羡皞皞功归自然。保国祚固如盘。

  • 作者:赵孟坚,朝代:宋代
    秋泊禅扉夜,清吟入兴频。风生水鳞甲,云放月精神。禅有机锋祠,诗无句法新。旧题寻不见,吹遍壁间尘。
  • 作者:佚名,朝代:宋代
    皇文既举,庆礼告虔。笔自宫闱,格于幅员。子称母寿,母谓子贤。陟降在兹,隆名际天。
  • 作者:释崇岳,朝代:宋代
    透出重关一瘦筇,湖湘江折绝行踪。自从得个安心法,禅道先儒只此宗。
  • 作者:刘禹锡,朝代:唐代
    官曹崇重难频入,第宅清闲且独行。阶蚁相逢如偶语,园蜂速去恐违程。人于红药惟看色,莺到垂杨不惜声。东洛池台怨抛掷,移文非久会应成。
  • 作者:毛滂,朝代:宋代
    肯为张卿贵作奴,不嫌唤客手携壶。全胜一叶唯茶灶,未负黄公卖酒垆。
  • 作者:李寄,朝代:明代

    寒林白尽晚归鸦,路有饥寒尚役车。

    可惜细非荞麦面,更怜朵似木棉花。

    有秋定自占来岁,公道何曾隔一家。

    檐下穷黎思曝背,愿为千丈拨云叉。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四围翠合遥拖岭,中间秀起独成堂。

    石级高攀遂据榻,山村望见还隔墙。

    万顷与翼兆稔岁,一天寥朗澄秋光。

    信笔书之欣所遇,何须故事徵缥缃。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