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游云栖四绝句·其三原文 诗词名句

游云栖四绝句·其三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游云栖四绝句·其三原文

低檐矮屋不华寺,淡食粗衣本分僧。

朝暮但勤持六字,可知六字括三乘。

诗词问答

问:游云栖四绝句·其三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游云栖四绝句·其三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游云栖四绝句·其三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蒸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七十一

参考注释

矮屋

低小之屋。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依冰山》:“大丈夫有凌霄盖世之志而拘於下位,若立身於矮屋中,使人抬头不得。” 宋 杨万里 《午热登多稼亭》诗:“矮屋炎天不可居,高亭爽气亦元无。”

不华

不开花。华,同“ 花 ”。 汉 徐干 《中论·夭寿》:“且夫信无过於四时,而春或不华,夏或陨霜,秋或雨霜,冬或无冰。”

淡食

饭菜里边没有放食盐

这个病人需要吃淡食

本分

(1) 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2) 属于实际职责的事

(3) 安于所处的地位和环境

本分人

朝暮

(1) 清晨和夜晚

(2) 从早到晚;无时无刻

朝暮思念

可知

见“ 可知道 ”。

三乘

三乘车。每乘四马。 殷 商 时为下大夫的仪制。《礼记·少仪》:“贰车者,诸侯七乘,上大夫五乘,下大夫三乘。” 郑玄 注:“此盖 殷 制也。”

(1).佛教语。一般指小乘(声闻乘)、中乘(缘觉乘)和大乘(菩萨乘)。三者均为浅深不同的解脱之道。亦泛指佛法。《魏书·释老志》:“初根人为小乘,行四諦法;中根人为中乘,受十二因缘;上根人为大乘,则俢六度。虽阶三乘,而要由修进万行,拯度亿流,弥歷长远,乃可登佛境矣。”《西游记》第二回:“妙演三乘教,精微万法全。” 潘飞声 《甘露寺》诗:“荒苔佛座参三乘,老树僧房坐六朝。”

(2).道教语。谓以 元始天尊 所传为大乘上法,属洞真部;以 灵宝天尊 所传为中乘中法,属洞元部;以 道德天尊 所传为小乘初法,属洞神部。《云笈七籤》卷一:“精研三乘,详观四辅。”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姜夔,朝代:宋代
    沙露,衰草入云。丙午之秋,予与安甥或荡舟采菱,或举火罝兔,或观鱼簺下,山行野吟,自适其适,凭虚怅望,因赋是阙
    著酒行行满袂风。草枯霜鹘落晴空。销魂都在夕阳中。
    恨入四弦人欲老,梦寻千驿意难通。当时何似莫匆匆。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触景率题名,养云向所额。

    写或出其楹,养亦护乎席。

    然而写近失,养乃邻于得。

    是写为扬厉,而养为蕴藉。

    云惟付容容,无心亦无迹。

  • 作者:陆游,朝代:宋代
    幽香淡淡影疏疏,雪虐风饕亦自如。正是花中巢许辈,人间富贵不关渠。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就松舍不一而足,凡古松傍率置有。

    童童嘉荫千百年,舍在其间恣虚受。

    谩嗤自我作古斯,似斯古人可弗友。

  • 作者:释普济,朝代:宋代
    瘦骨棱层一担夫,几年寥落在江湖。面皮捩转无人识,有甚闲名上祖图。
  • 作者:文天祥,朝代:宋代
    标签:婉约爱国

    和王夫人《满江红》韵,以庶几后山《妾薄命》之意。

    燕子楼中,又捱过、几番秋色。相思处、青年如梦,乘鸾仙阙。肌玉暗消衣带缓,泪珠斜透花钿侧。最无端、蕉影上窗纱,青灯歇。
    曲池合,高台灭。人间事,何堪说!向南阳阡上,满襟清血。世态便如翻覆雨,妾身元是分明月。笑乐昌、一段好风流,菱花缺。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有树百年上,有瀑一丈馀。

    如是林泉间,散步聊相于。

    淑气回九州,岂斯独舍诸。

    而更饶者清,融融洒洒如。

    远觉隔世尘,近会托古初。

    墙外市声喧,民艰又廑予。

  • 作者:裴说,朝代:唐代
    十年兵火真多事,再到禅扉却破颜。唯有两般烧不得,洞庭湖水老僧闲。
  • 作者:牛焘,朝代:清代

    细雨羊肠道,秋风燕子岩。

    滩声三峡壮,栈路五丁劖。

    瀑落云常湿,天低石欲嵌。

    遐荒多僻景,题句付青巉。

  • 作者:王建,朝代:唐代
    标签:秋天
    夜久叶露滴,秋虫入户飞。卧多骨髓冷,起覆旧绵衣。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