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绣观音原文 诗词名句

绣观音

作者:章甫 朝代:宋代

绣观音原文

蜀人多巧思,组绣用功深。
生绡三尺余,成此观世音。
慈悲欢喜容,如出旃檀林。
莲花随步武,缨络缦衣襟。
手中杨柳枝,时布慈云阴。
誓度诸有情,能以音声寻。
由茲善幻力,使我生恭钦。
仰瞻大自在,本以一寸针。
众生与诸佛,其实同此心。
愿学闻思修,苦海脱浮沉。

诗词问答

问:绣观音的作者是谁?答:章甫
问:绣观音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章甫的名句有哪些?答:章甫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巧思

精巧的构思

他这幅画称得上巧思的范例

组绣

华丽的丝绣服饰。 唐 司空图 《容成侯传》:“至或被以组绣,盖便其俯仰取容,虽穿鼻服役,亦无耻耳。”《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一》:“ 梁 有龙驤、神威、拱宸等军,皆武勇之士也,每一人鎧仗,费数十万,装以组绣,饰以金银,人望而畏之。” 清 昭槤 《啸亭续录·服饰沿革》:“国初尚沿 明 制,套褂有用红緑组绣者。”

用功

下功夫;努力学习

在图书馆里用功

生绡

未漂煮过的丝织品。古时多用以作画,因亦以指画卷。 唐 韩愈 《桃源图》诗:“流水盘迴山百转,生綃数幅垂中堂。” 宋 王安石 《学士院画屏》诗:“六幅生綃四五峰,暮云楼阁有无中。” 清 吴伟业 《永和宫词》:“ 上林 花鸟写生綃,禁本 钟 王 点素毫。” 苏曼殊 《调筝人将行属绘金粉江山图题赠》诗之二:“送卿归去海潮生,点染生綃好赠行。”

三尺

(1) 指剑,剑约长三尺,故以“三尺”为剑的代称

(2) 指法律。古时把法律条文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故称法律为“三尺法”,简称“三尺”

臧使者枉用三尺,以仇一言之憾。——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观世音

佛教的菩萨之一,佛教徒认为是慈悲的化身,救苦救难之神。也叫“观自在”、“观音大士”。简称“观音”

悲欢

亦作“ 悲讙 ”。亦作“ 悲懽 ”。悲哀与欢乐。 南朝 宋 颜延之 《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邑野沦蔼,戎夏悲讙。” 唐 刘长卿 《初贬南巴至鄱阳题李嘉祐江亭》诗:“流落还相见,悲懽话所思。” 宋 苏轼 《九日袁公济有诗次其韵》:“平生倾盖悲欢里,早晚抽身簿领间。” 明 王鏊 《震泽长语·文章》:“人情物态,悲懽穷泰,吐出胸臆,如在目前。” 毛 * 《送瘟神》诗之一:“ 牛郎 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亦指悲喜交集。 唐 窦群 《初入谏司喜家室至》诗:“一旦悲欢见 孟光 ,十年辛苦伴沧浪。”

喜容

(1) 喜悦的神色

满脸喜容

(2) 旧时指画的肖像

次早,国王传旨,召丹青图下圣僧四众喜容,供养在华夷楼上。——《西游记》

旃檀

古书上指檀香

莲花

莲华。即荷花,莲的花,较大淡红色或白色,有香味

随步

信步。 唐 赵嘏 《和令狐补阙<春日独游西街>》:“映鞭柳色微遮水,随步花枝欲碍山。”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寻梦》:“画廊前,深深驀见啣泥燕,随步名园是偶然。” 清 东轩主人 《述异记·怪洋》:“其中三十餘客,相携游步海岸;过一山坡,见石板街道,阔餘二丈,长约数里,随步而行。”

缨络

(1) 同“璎珞”

金叶钮,翠花铺,放金光,生锐气的垂珠缨络。——《西游记》

(2) 缨穗

(3) 缠绕;束缚。比喻世俗的缠绕

衣襟

衣服当胸前的部分

杨柳枝

(1).乐府近代曲名。本为 汉 乐府横吹曲辞《折杨柳》,至 唐 易名《杨柳枝》, 开元 时已入教坊曲。至 白居易 依旧曲作辞,翻为新声。其《杨柳枝词》之一云:“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翻《杨柳枝》。”当时诗人相继唱和,均用此曲咏柳抒怀。七言四句,与《竹枝词》相类。参阅 宋 王灼 《碧鸡漫志》卷五、《乐府诗集》卷八一。

(2). 唐 白居易 有妓 樊素 ,善唱《杨柳枝》,因以曲名人,代称 樊素 。 唐 白居易 《不能忘情吟》:“鬻骆马兮放 杨柳枝 ,掩翠黛兮顿金羈;马不能言兮长鸣而却顾, 杨柳枝 再拜长跪而致辞。”参见“ 杨枝 ”。

慈云

佛教语。比喻慈悲心怀如云之广被世界、众生。 南朝 梁简文帝 《 * 颂》:“慈云吐泽,法雨垂凉。” 唐太宗 《三藏圣教序》:“引慈云於西极,注法雨於东陲。” 明 崔子忠 《送僧归滇南》诗:“兵戈前路息,万里忆慈云。”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一》:“仰藉慈云之庇,庶宽雷部之刑。”

诸有

所有,一切。《百喻经·出家凡夫贪利养喻》:“昔有国王,设於教法:诸有婆罗门等,在我国内,制抑洗浄。”

音声

(1).乐音;音乐。《周礼·地官·鼓人》:“鼓人掌教六鼓四金之音声。”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余少好音声,长而玩之。” 唐 韩愈 《唐故检校尚书左仆射右龙武军统军刘公墓志铭》:“公不好音声,不大为居宅,於诸帅中独然。”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凤阳士人》:“音声靡靡,风度狎褻。”

(2).泛指声音。《列子·杨朱》:“夫耳之所欲闻者音声,而不得听者,谓之闭听。”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一:“又有鸳鸯,雌雄各一,恒栖树上,晨夕不去,交颈悲鸣,音声感人。” 元 郑光祖 《倩女离魂》第二折:“这等夜深,只听得岸上女人音声,好似我 倩女 小姐。” 闻一多 《红烛·红豆》:“听他跳激底音声,这般凄楚!这般清切!”

善幻

(1).善于幻术。 唐 韩愈 《送高闲上人序》:“然吾闻浮屠人善幻,多技能。”

(2).指善意的戏谑。 唐 韩愈 《崔十六少府摄伊阳以诗及书见投因酬三十韵》:“又言致猪鹿,此语乃善幻。” 钱仲联 集释:“善幻犹云善戏。”

我生

(1).我之行为。《易·观》:“六三:观我生进退。” 孔颖达 疏:“我生,我身所动。” 朱熹 本义:“我生,我之所行也。”

(2).生我者。指母亲。《后汉书·崔駰传》:“岂无 熊僚 之微介兮?悼我生之歼夷。” 李贤 注:“我生,谓母也。”

仰瞻

仰望;追慕。 三国 魏 曹植 《应诏》诗:“嘉詔未赐,朝覲莫从。仰瞻城閾,俯惟闕庭。” 宋 洪迈 《容斋三笔序》:“仰瞻昔贤,犹駑蹇之视天驥。” 清 姚鼐 《长椿寺观明刘孝纯太后画像》诗:“仰瞻后像非副褘,却号菩萨佩瓔络。”

大自在

佛教语。谓进退无碍,心离烦恼。《法华经·五百弟子受记品》:“復闻诸佛有大自在神通之力。”后多用指自由自在、无挂无碍的境界。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五引 清 符曾 诗:“心死便为大自在,魂归仍返小玲瓏。”

一寸

(1).十分为一寸。引申为微少。《韩非子·说林上》:“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 汉 贾谊 《新书·五美》:“一寸之地,一人之众,天子无所利焉,诚以定治而已。”《晋书·庾亮传》:“冒亲以求一寸之用,未若防嫌以明至公。” 宋 杨万里 《初夏》诗之一:“雨后觅春无一寸,蔷薇花发釅燕脂。”

(2).指心。古人谓心为方寸之地,故称。 宋 苏轼 《次韵答王巩》诗:“我有方外客,颜如琼之英,十年尘土窟,一寸冰雪清。” 明 何景明 《过先墓》诗:“一寸未忘游子线,万年难觅 老莱 衣。”

(3).指光阴。 唐 李峤 《书》诗:“请君看入木,一寸乃非虚。”参见“ 一寸阴 ”。

众生

(1) 一切有生命的,也指人和动物

芸芸众生

(2) 〈方〉∶畜生

其实

(1) 承上文转折,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

画家其实并非不懂世故

(2) 确实;的确

其实不是她说的那个意思

苦海

佛教比喻苦难烦恼的世间,也比喻困苦的处境

脱离苦海

浮沉

在水中时而浮起,时而沉下,指随波逐流,也比喻盛衰,升降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吴芾,朝代:宋代
    休言簿领尚沉迷,器业如公岂久稽。不见自怜心若失,相从还记手同携。飞黄正欲驰长坂,倦翼方欣返故栖。出处不同空怅望,何时来过武陵溪。
  • 作者:魏野,朝代:宋代
    西山宰子选清强,东观修文辍佐郎。濯锦江边趋郡府,浣花溪上问封疆。半年讼必消民境,数月歌应彻帝乡。百里旧闻风物好,公馀遥想入篇章。
  • 作者:吴仁叔,朝代:元代

    一幅空笺聊达意,佳人端的巧形言。

    贤妻若也投科试,应作人间女状元。

  • 作者:陆游,朝代:宋代
    斗转春归不自由,韶华已逐水东流。子规独抱区区意,血泪交零晓未休。
  • 作者:方干,朝代:唐代
    芿草不停兽,因师山更灵。村林朝乞食,风雨夜开扃。井味兼松粉,云根着净瓶。尘劳如醉梦,对此暂能醒。
  • 作者:赵汝鐩,朝代:宋代
    昏暮无处宿,樵人指路头。仆夫皆已困,道士幸相留。明月夜翻昼,阴崖暑变秋。闻鸡便行路,定要到潭州。
  • 作者:岑徵,朝代:明代

    风静平沙万马鸣,危旗高捲阵云平。

    弯弓直挂扶桑树,按辔亲临细柳营。

    天岳秋霜随杀气,洞庭春浪拥军声。

    幕中脱颖多奇士,慷慨何人效请缨。

  • 作者:李吕,朝代:宋代
    我有坚玉黝而泽,尝从十八公处得。兰胶麝篆积甚劳,佛账书灯扫何益。江南务官骨已朽,潘仙久矣寻李白。谁欤获此古胶法,持赠茅斋轻尺璧。我非其人弗忍磨,缄藏夜光侵几格。换鹅右军肯轻示,五日京兆无人识。临池学书水为黑,不救晋家清谈厄。风流解物远山长,才轻未免遭刻责。神仙中人许玉斧,手持补天笔五色。效官一尉聊复尔,礨磈胸襟尽珠瓅。张颠落笔谩如云,曹植波澜翻逼窄。逢时腾踔不作难,定冠蓬山文字职。是物胡为送乞君,要与铦锋势相敌。诛奸发潜盖余事,吾道岂容邪学塞。
  • 作者:翁某,朝代:元代

    地下修文同父子,人间读传各君臣。

  • 作者:朱守谅,朝代:元代

    两围江水薄城闉,地僻民稀俗化醇。

    暂止熊罴消大暑,秋深云合殄妖氛。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