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挽某氏原文 诗词名句

挽某氏

作者:胡寅 朝代:宋代

挽某氏原文

慈祥令淑禀於天,宗族闺门共仰贤。
中馈克修惟六二,义方能教亦三迁。
艺萱无复忘忧日,种柏行看合抱年。
旧欲升堂今已矣,大招成些重凄然。

诗词问答

问:挽某氏的作者是谁?答:胡寅
问:挽某氏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胡寅的名句有哪些?答:胡寅名句大全

胡寅挽某氏书法欣赏

胡寅挽某氏书法作品欣赏
挽某氏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慈祥

和善安详

慈祥的面容

令淑

谓德行善美。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下》:“林下诸贤,各有儁才子: 籍 子 浑 器量弘旷…… 秀 子 纯 、 悌 竝令淑有清流。” 宋 王禹偁 《右卫将军秦公墓志铭序》:“夫人 陈氏 封 颖川 县君,以令淑闻於宗族,先公而亡。”

宗族

(1) 以父亲为血源纽带划定的家族

(2) 同族中出嫁女性以外的人

鸠宗族僮奴百许人。(鸠同“纠”。)——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父母宗族。——《战国策·燕策》

闺门

(1).宫苑、内室的门。借指宫廷、家庭。《礼记·乐记》:“在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淮南子·主术训》:“人主深居隐处以避燥溼,闺门重袭以避姦贼。”《周书·孝义传·秦族》:“﹝ 秦族 ﹞与弟 荣先 ,復相友爱,闺门之中,怡怡如也。” 清 刘大櫆 《阮君传》:“ 世忠 、 世恩 ,其操履亦闺门庸行之常,无异於人者,然求之世俗,何其难得而可敬也!”

(2).妇女所居之处。《北齐书·尉瑾传》:“ 瑾 外虽通显,内闕风训,闺门秽杂,为世所鄙。” 宋 苏轼 《策别安万民五》:“今者治平之日久,天下之人,骄惰脆弱,如妇人孺子不出於闺门,论战鬭之事,则缩颈而股慄,闻盗贼之名,则掩耳而不愿听。” 清 李渔 《蜃中楼·传书》:“据你説是贵人之女、士人之妻,就该不出闺门。”

(3).借指妇女、妻子。《新五代史·汉高祖皇后李氏传》:“太后深以为不可,帝拂衣而去,曰:‘何必谋於闺门!’” 宋 蔡梦弼 《草堂诗话》卷二:“ 老杜 当兵戈骚屑之际,与其妻各居一方,自人情视之,岂能免闺门之念!” 清 钱谦益 《巡抚广西等处地方军务都察院右佥都御史何士晋授通议大夫制·前母加赠淑人》:“匪徒为泉壤之光,亦以著闺门之劝。”

(4).城上小门。《墨子·备城门》:“大城丈五为闺门。” 孙诒让 间诂:“依上文,则大城高三丈五尺,门之高当不下二三丈。此闺门乃别出小门,故止高丈五。”

(5).泛指城门。《左传·昭公元年》:“ 罕虎 、 公孙侨 、 公孙段 、 印段 、 游吉 、 駟带 私盟于闺门之外。” 杜预 注:“闺门, 郑 城门。”

(6).“金闺门”的省称。 南朝 梁 何逊 《赠族人秣陵兄弟》诗:“各价齐两 许 ,闺门比三 陈 。” 宋 曾巩 《胡太傅挽词》之一:“讜言留简册,恭德载闺门。”

中馈

(1) 妻室

无攸遂,在中馈。——《易·家人》

目下尚虚中馈。——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

(2) 酒食

中馈岂独薄?宾饮不尽觞。——曹植《送应氏》

义方

行事应该遵守的规范和道理。《逸周书·官人》:“省其居处,观其义方。”《左传·隐公三年》:“ 石碏 諫曰:‘臣闻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於邪。’”后因多指教子的正道,或曰家教。 晋 葛洪 《抱朴子·崇教》:“爱子欲教之义方,雕琢切磋,弗纳於邪伪。” 宋 岳飞 《辞男云特转恩命札子》:“臣男 云 始就义方,尚存乳臭。”《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五回:“ 迂奶奶 把他待得如同婆婆一般,万事都秉命而行,教子也极有义方。”

三迁

(1).相传 孟轲 幼年时,邻里环境不好, 孟母 三次迁居,使 轲 得到比较好的学习环境。事见 汉 刘向 《列女传·邹孟轲母》、 汉 赵歧 《孟子题辞》。后常以“三迁”为颂扬母教之词。 宋 叶适 《朱文昭母杨氏挽词》:“义并三迁峻,书成百卷长。” 清 钱谦益 《南京刑部浙江清吏司主事董继周授承德郎制》之五:“三迁之教既成,而一日之养不逮。”

(2).三次迁徙。《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论》:“ 范蠡 三迁,皆有荣名。” 清 黄遵宪 《潮州行》:“一夕輒三迁,踪跡无定所。”

(3).三次升迁。 宋 俞文豹 《吹剑外录》:“ 赵忠肃 号 得全 ,宗 伊川 之学,由司諫三迁至大用。”

无复

(1).不再,不会再次。《吕氏春秋·义赏》:“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復。” 陈奇猷 校释:“此文意谓诈伪之道,虽今可以苟且得利,后将不可復得利也。”《晋书·王导传》:“ 桓彝 见朝廷微弱……忧惧不乐。往见 导 ,极谈世事,还,谓 顗 曰:‘向见 管夷吾 无復忧矣。’” 唐 韩愈 《落叶送陈羽》诗:“落叶不更息,断蓬无復归。”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下·格局》:“ 圣叹 之评《西厢》,可谓晰毛辨髮,穷幽极微,无復有遗议於其间矣。”

(2).指不再有,没有。 晋 葛洪 《抱朴子·对俗》:“不死之事已定,无復奄忽之虑。” 南朝 梁元帝 《金楼子·杂记上》:“少来搜集书史,颇得诸遗书,无復首尾,或失名,凡百餘卷。” 瞿秋白 《赤潮曲》:“解放我殖民世界之劳工,无论黑、白、黄,无复奴隶种。”

(3).没有履行。 汉 刘向 《说苑·杂言》:“ 仲尼 曰:‘不强不远,不劳无功,不忠无亲,不信无復,不恭无礼,慎此五者,可以长久矣。’”

(4).不能恢复。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必仁且知》:“其规非者,其所为不得其事,其事不当,其行不遂,其名辱,害及其身,絶世无復,残类灭宗亡国是也。”

忘忧

(1).忘却忧愁。《论语·述而》:“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一:“夫酒忘忧,故能消之也。” 唐 张说 《喜度岭》诗:“见花便独笑,见草即忘忧。”

(2).萱草的别名。 唐 陈子昂 《魏氏园林人赋一物得秋亭萱草》诗:“忘忧谁见赏,空此北堂中。”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四:“《本草经》云:萱,一名忘忧。” 元 钱抱素 《琐窗寒·题玉山草堂》词:“书带生香,忘忧弄色,四窗虚悄。” 清 黄宗羲 《小园记》:“因买瓦盆百餘,以植草花:水僊、艾人……忘忧、含笑。”

行看

(1).且看。 唐 韩愈 《郴州祈雨》诗:“行看五马入,萧颯已随轩。” 明 高明 《琵琶记·才俊登程》:“行看取,朝 紫宸 , 凤池 鰲禁听丝纶。”取,得。助词。

(2).复看,又看。 唐 贾岛 《送去华法师》诗:“默听鸿声尽,行看叶影飞。”

合抱

两臂抱拢(多指圆柱、大树等的粗细)

那棵千年古树十个小伙子才能合抱

升堂

(1).登上厅堂。 唐 韩愈 《山石》诗:“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支子肥。”

(2).旧谓官吏登堂理事为“昇堂”。 清 翟灏 《通俗编·居处》:“《定命録》: 张文瓘 少时,曾有人相之云:‘当为相,然不得堂食。’及在此位,每昇堂欲食,即腹胀痛。按,凡州县临厅事,今皆谓之昇堂。”

(1).登上厅堂。《仪礼·乡射礼》:“皆由其阶,阶下揖,升堂揖。”《论语·乡党》:“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 唐 顾况 《公子行》:“入门不肯自升堂,美人扶踏金阶月。” 清 叶廷琯 《鸥波渔话》卷六:“升堂拜遗像,入室读其书。”

(2).比喻学问技艺已入门。《论语·先进》:“子曰:‘ 由 也升堂矣,未入於室也。’”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诫兵》:“ 仲尼 门徒,升堂者七十有二, 颜 氏居八人焉。”《云笈七籤》卷一百:“ 闕里 升堂之士,莫得而措辞云尔。” 清 王士禛 《绘川书院诗为汤荆岘侍讲赋》之一:“ 汤公 起 梁 宋 ,摄衣早升堂。”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一篇:“不知道是我学舌学得太不象,还是我大哥仅学了半年的 日本 话还没有升堂,那样的一句话完全没有打响。”

(3).旧谓官吏登公堂审讯案件。《二刻拍案惊奇》卷二:“那 幽州 路总管 泰不华 正升堂理事,小道人随牌进府,递将状子上去。”《梼杌闲评》第三六回:“ 许显纯 叫下了软监,就将参本上道他侵挪十餘万钱粮的卷案做成。次日升堂,少不得恶狠狠的夹打一番。” 清 李渔 《奈何天·助边》:“来此已是宣抚衙门,不免在廊下站立一会,伺候他升堂便了。” 郭澄清 《大刀记》开篇三:“县衙的差役们……一齐放开那苍老低沉的嗓音大声嚎叫:‘大老爷升堂--!’最后这个‘堂’字,喊得长而且响。”

(4).见“ 升堂拜母 ”。

旧时官吏到公堂办公,谓之“陞堂”。 清 昭槤 《啸亭杂录·銮仪卫》:“仪犹相沿 明 制,凡冠军使等官之任,拜印陞堂,吏皂趋贺,悉如大部制,故其秩虽次领侍卫府,而威仪过之。”

已矣

(1)

(2) 语气词连用,加强语,表示事物的发展变化,可译成“啦”

(3) “已”为动词,止,完结。“矣”为语气词“了”。“已矣”可译成“完了”,“算了”

老夫已矣。——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而今已矣。——清· 袁枚《祭妹文》

大招

(1).古乐名。即《大韶》。 汉 蔡邕 《独断·五帝三代乐之别名》:“ 舜 曰《大韶》,一曰《大招》。”

(2).《楚辞》篇名。相传为 屈原 所作。或云 景差 作。 王夫之 解题云:“此篇亦招魂之辞。略言魂而繫之以大,盖亦因 宋玉 之作而广之。”后用以泛指招魂或悼念之辞。 清 钱谦益 《<陈乔生诗集>序》:“ 乔生 为我写一通焚之 文忠 墓前,以当‘大招’。” 清 蒋士铨 《一片石·祭碑》:“儿孙拜墓携村酒,旌节临江赋‘大招’。” 清 龚自珍 《水调歌头》词:“一掬‘大招’泪,洒向暮云间。”

凄然

(1) 寒凉

萧瑟凄然的晚秋

(2) 凄凉悲伤

凄然泪下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苏籀,朝代:宋代
    阃室良规范,萱堂子职修。仪形俨惇硕,积习肖风流。畴曩乡邻援,悽凉川逝愁。太丘纯岂弟,慈爱理能周。
  • 作者:李刘,朝代:宋代
    蓂飞两叶正深春,是日人间岳降神。自昔词章推大手,即今风采见埋轮。书传黄石由来远,名压青钱孰与伦。寿禄祈公如万福,未应江海羡鲈{薄去氵}。
  • 作者:唐寅,朝代:明代
    蛰燕还巢未定时,村翁散社醉扶儿。粉粉花事成无赖,默默春心怨欲私。双脸胭脂开北地,五更风雨葬西施。匡床自拂眠清画,一缕茶烟扬鬓丝。
  • 作者:释怀深,朝代:宋代

    故园我别已多时,见子犹能略展眉。

    乡语每闻聊发笑,客情无复更生悲。

    寻师慎勿贪眠食,立雪终教彻髓皮。

    毕竟禅家外文字,之乎者也不须知。

  • 作者:刘克庄,朝代:宋代
    月里谁横笛,秋深战垒闲。别吹新曲调,偏照旧关山。响激商飙起,声随陇水潺,远传边塞外,高入广寒间。解白嫦娥发,能苍壮士颜。倚楼人谩拜,何日凯歌还。
  • 作者:李石,朝代:宋代
    我来一登石经堂,从以诸生行两庑。诸生读经半白头,问以始终箝不语。我闻此经昔中都郎中所隶乃其祖。迩来离乱已亡失,楷本仅能传蜀土。蜀王闰位供扫除,独此仍为盛时取。为将严鐍守重扃,护以缭垣崇邃宇。列之学官岂无意,不但阙文存夏五。大开明镜别妍媸,时扣洪钟谐律吕。后生不复事丹铅,抵死唯知守藤楮。字音随口妄蜺霓,点画分毫谬鱼鲁。日月当天空委照,盲俗相欺纷莫睹。石经虽古奈尔何,人竞传今不传古。行行矧肯捩眼觑,藓剥苔封费撑拄。坚鑱仅免饱蟫鱼,隘道争来宅狐鼠。此间邹人傥借问,为问石经谁是主。忆昨敲门肆诃斥,几度循墙夸伛偻。登登阁阁隐金槌,耳聒散空垂雹雨。蜡薰煤染连作卷,玉轴锦装如束杵。岂无一物媚权豪,几纸才堪博
  • 作者:陆游,朝代:宋代
    池废新亭亦已无,遗碑半灭卧春芜。文章绮靡虽非古,今代词人不办渠。
  • 作者:王渐逵,朝代:明代

    春曹富酝籍,端居事幽讨。

    岭表流清标,海内挹文藻。

    示朴非良工,韫遗岂珍宝。

    拟泛凌霄槎,宁恋栖霞岛。

  • 作者:陈造,朝代:宋代
    东荡花清晨,西湖渺无津。凉荷引天远,极目妆面新。鸣榔与鼓枻,彼岂寻芳人。香风漂我舟,领略不及宾。当时赏花句,兴在迹已陈。歌似冰玉友,花面俱回春。
  • 作者:柴元彪,朝代:宋代
    秋云元自无心,那曾系得归心住。阳关酒尽,灞桥人远,也须别去。□□□□,□□□□,□□□□。有哀雁声声,愁蛩切切,悄悄地、听人语。回首琵琶旧恨,叹西风、□兴如许。江左百年,风流云散,不堪重举。怎得归来,樵歌互答,自相容与。又何须□□,三五蟾光,重阳风雨。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