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寄松江金文振同知原文 诗词名句

寄松江金文振同知

作者:叶兰 朝代:元代

寄松江金文振同知原文

北州太守近新归,湖海飘零兴已违。

锦绶却藏桃竹箧,乌巾自称木棉衣。

鲈生浙水思张翰,鹤唳华亭叹陆机。

书札频频劳问讯,白头相见故人稀。

诗词问答

问:寄松江金文振同知的作者是谁?答:叶兰
问:寄松江金文振同知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寄松江金文振同知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叶兰的名句有哪些?答:叶兰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出处:鄱阳五家集卷九

参考注释

北州

(1).犹塞北。指我国 长城 以北地区。《史记·匈奴列传》:“定 楼兰 、 乌孙 、 呼揭 及其旁二十六国,皆以为 匈奴 ……北州已定,愿寝兵休士卒养马,除前事,復故约。”

(2).指北方 幽 并 等州郡。《后汉书·彭宠传》:“ 更始 立,使謁者 韩鸿 持节徇北州,承制得专拜二千石已下。” 李贤 注:“谓 幽 并 也。”《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大王初征 昆阳 , 王莽 自溃;后拔 邯郸 ,北州弭定。”

(3).泛指北方地区。 唐 白居易 《花前叹》诗:“南州桃李北州梅,且喜年年作花主。” 宋 梅尧臣 《元日》诗:“久作北州人,食此欣已再。”

太守

汉朝设立的一郡最高行政主管官吏。隋唐后的刺史、知府也别称太守

太守即遣人。——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太守自谓也。——宋· 苏轼《教战守》

太守与客来饮。

太守宴也。

近新

近来,新近。 宋 王埜 《西河》词:“望长 淮 犹二千里,纵有英心谁寄?近新来又报胡尘起,絶域 张騫 归来未?” 元 杨显之 《潇湘雨》第一折:“我近新认了个义女儿,叫做 翠鸞 。”《二刻拍案惊奇》卷四:“﹝ 杨二 ﹞近新一病不起,所生一子,止得八岁。”

湖海

(1).湖泊与海洋。《南齐书·王敬则传》:“ 会 土边带湖海,民丁无士庶皆保塘役。” 唐 韦应物 《登重玄寺阁》诗:“山川表明丽,湖海吞大荒。”

(2).指湖泊。《明一统志·应天府·形胜》:“ 长江 千里,险过汤池,外连 江 淮 ,内控湖海。”

(3).泛指四方各地。 唐 李颀 《送綦毋三谒房给事》诗:“惜哉湖海上,曾校 蓬莱 书。”《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小人虽在湖海飘零,自信有此絶艺,不甘轻配凡女。” 郁达夫 《乘车赴东京过天龙川桥》诗:“十年湖海题诗客,依旧青衫过此桥。”

(4).指浪迹江湖,不与朝政。 清 陈济生 《怀友》诗:“颇忆 元龙 久湖海,近来风雅復何如?”

飘零

(1) (花叶等)凋谢脱落;飘落

黄叶飘零

(2) 比喻漂泊流落

锦绶

锦制的绶带。《宋史·舆服志四》:“其冕无额花者,玄衣纁裳,悉画,小白綾中单,师子锦綬,二银环。” 宋 秦观 《和王通叟琵琶》:“风流云散令人瘦,忍看麴尘昏锦綬。” 元 迺贤 《投赠赵祭酒二十韵》:“锦綬还乡乘駟马,绣衣行部去襜帷。”

竹箧

小竹箱。 唐 殷文圭 《送道者朝见后归山》诗:“松坛月作尊前伴,竹篋书为教外欢。”

乌巾

黑头巾。即乌角巾。古代多为隐居不仕者的帽子。 南朝 宋 羊欣 《采古来能书人名》:“ 吴 时 张弘 好学不仕,常著乌巾,时人号为 张乌巾 。” 唐 杜甫 《奉陪郑驸马韦曲》诗之一:“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 仇兆鳌 注:“《南史》:‘ 刘巖 隐逸不仕,常著緇衣小乌巾。’” 宋 张孝祥 《念奴娇·欲雪再和呈朱漕元顺》词:“忍冻推敲清兴满,风里乌巾猎猎。” 清 孔尚任 《桃花扇·侦戏》:“草堂图裡乌巾岸,好指点银筝红板。”

自称

(1) 自道姓名

(2) 自吹;表白

他自称能预见未来

棉衣

为了御寒,中间絮上了棉花等保温材料的衣服

浙水

即 浙江 。 鲁迅 《故事新编·理水》:“百姓们就在宫门外欢呼、议论,声音正好像 浙水 的涛声一样。”参见“ 浙江 ”。

鹤唳华亭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尤悔》:“ 陆平原 河桥 败,为 卢志 所谗,被诛。临刑叹曰:‘欲闻 华亭 鹤唳,可復得乎!’” 刘孝标 注引 裴启 《语林》:“ 机 为 河北 都督,闻警角之声,谓 孙丞 曰:‘闻此不如 华亭 鹤唳。’”后常以“鹤唳华亭”表现思念、怀旧之意。亦为慨叹仕途险恶、人生无常之词。 唐 刘禹锡 《酬太原令狐相公见寄》诗:“鹤唳 华亭 月,马嘶 榆塞 风。山川几千里,唯有两心同。” 宋 刘辰翁 《沁园春·再和槐城自寿韵》词:“但鹤唳 华亭 ,贵何似贱,珠沉 金谷 ,富不如贫。”

书札

书信

见有书札托我回复

频频

——用在动词前面,表示动作或情况在一定时间或范围内重复出现,相当于“屡次”、“连续多次”

频频举杯

劳问

慰问。《汉书·张延寿传》:“ 永始 、 元延 间,比年日蚀,故久不还 放 ,璽书劳问不絶。”《明史·陈亨传》:“ 成祖 还军,亲诣 亨 第劳问。” 清 张履 《意苕山馆诗序》:“余送客江中,还过君斋,兵燹患难之餘,握手相劳问。”

白头

(1) 白头发,多指年老

少白头

白头到老

(2) 老年

(3) 不署名的

白头帖子(不署名的字帖儿)

白头材料

相见

彼此会面

整个代表团在终点站与他们相见

故人

(1) 旧交,老朋友

足下待故人如此,便告退。——《三国演义》

(2) 古称前妻或前夫

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指前夫)来。——《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 又

新人从门入,故人(指前妻)从阁去。

(4) 已死的人

昔年在南昌蒙尊公骨肉之谊,今不想已作故人。——《儒林外史》

(5) 对门生故吏既亲切又客气的谦称

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后汉书·杨震传》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宣圣鄙学圃,曾以戒昔贤。

    而我以名亭,其义何取焉。

    园中景宜备,艺桑兼治田。

    于兹课阴晴,常切祈丰年。

    坦皋得数亩,左右夹碧川。

    松竹何必多,榆柳徒相鲜。

    爰命种果树,行看嘉实骈。

    成此十年计,况复灌溉便。

    郭橐有名论,惟以顺木天。

    絜矩为政方,夷考神农篇。

    漾舟时经过,豳风图乃全。

  • 作者:沈约,朝代:南北朝
    思鸟聚寒芦。苍云轸暮色。夜雪合且离。晓风惊复息。婵娟入绮窗。徘徊鹜情极。弱挂不胜枝。轻飞屡低翼。玉山聊可望。瑶池岂难即。
  • 作者:释法泰,朝代:宋代
    高楼美女一双双,各向琼窗坐玉床。绣出鸳鸯呈似了,金针深插锦香囊。
  • 作者:杨万里,朝代:宋代
    却因理发得披文,看尽庐山笔底春。寄语可师休祝发,癞边犹有去年痕。
  • 作者:贾似道,朝代:宋代
    此虫名称湖蟹青,腿脚班黄翅不金。不看牙钳红与白,须观项上有毛丁。
  • 作者:孟昶,朝代:唐代
    冰肌玉骨清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暖。帘开明月独窥人,欹枕钗横云鬓乱。起来琼户寂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屈指西风几时来,只恐流年暗中换。
  • 作者:朱翌,朝代:宋代
    尽输精白承休德,政用诗书造太平。略为周家推在位,太颠闳夭散宜生。
  • 作者:司马光,朝代:宋代
    脍肉纷银缕,兰牙簇紫茸。太官遵旧俗,岁岁与今同。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夜雨通达曙,野桥定涨津。

    传宣教驻跸,偃仰对萧晨。

    未见云生缝,生憎山隐皴。

    行宫难宴息,渐石廑多人。

  • 作者:梅尧臣,朝代:宋代
    内史九江行,潦收波已清。何时鷁舟上,远见炉峰迎。野色连葭菼,秋香荐橘橙。寒潮如特送,不肯过湓城。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