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为梁母七帙膺旌原文 诗词名句

为梁母七帙膺旌

作者:李之世 朝代:明代

为梁母七帙膺旌原文

独抱冰心一寸灰,几年清泪落灯煤。

堂前鹤发垂应短,镜里蛾眉扫不开。

里巷忽惊新棹楔,门庭刚剪旧蒿莱。

离鸾转入将雏奏,天露霏微洒寿杯。

诗词问答

问:为梁母七帙膺旌的作者是谁?答:李之世
问:为梁母七帙膺旌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为梁母七帙膺旌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李之世的名句有哪些?答:李之世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参考注释

冰心

像冰一样晶莹明亮的心。比喻心地纯洁、表里如一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一寸

(1).十分为一寸。引申为微少。《韩非子·说林上》:“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 汉 贾谊 《新书·五美》:“一寸之地,一人之众,天子无所利焉,诚以定治而已。”《晋书·庾亮传》:“冒亲以求一寸之用,未若防嫌以明至公。” 宋 杨万里 《初夏》诗之一:“雨后觅春无一寸,蔷薇花发釅燕脂。”

(2).指心。古人谓心为方寸之地,故称。 宋 苏轼 《次韵答王巩》诗:“我有方外客,颜如琼之英,十年尘土窟,一寸冰雪清。” 明 何景明 《过先墓》诗:“一寸未忘游子线,万年难觅 老莱 衣。”

(3).指光阴。 唐 李峤 《书》诗:“请君看入木,一寸乃非虚。”参见“ 一寸阴 ”。

清泪

眼泪。 宋 曾巩 《秋夜》诗:“清泪昏我眼,沉忧回我肠。” 明 沉德符 《野获编·佞幸·佞人涕泣》:“乃以数行清泪,再荷收録,终以爱弛。” 郁达夫 《沉沦》一:“他的眼睛里就涌出了两行清泪来,他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缘故。”

灯煤

即灯烬。 明 孟称舜 《娇红记·分烬》:“[生见灯烬介]敢问这是灯煤耶?烛花也?”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四·外国墨》:“ 杨文秀 , 金 时以善墨闻,其法不用松炬而用灯煤。”《说岳全传》第六五回:“﹝ 牛通 ﹞一手将灯煤一弹,正弹在火药中。” 况周颐 《蕙风词话续编》卷一:“ 郑谷 《贫女吟》:‘笑翦灯花学画眉。’ 潘元质 词:‘旋翦灯花,两点翠眉谁画?’盖以灯煤碾细代眉黛。”参见“ 灯烬 ”。

堂前

(1).正房前面。 汉 无名氏 《艳歌行》:“翩翩堂前燕,冬藏夏来见。” 晋 陶潜 《归园田居》诗之一:“榆柳荫后簷,桃李罗堂前。” 唐 杜甫 《又呈吴郎》诗:“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2).正厅。 唐 朱庆馀 《近试上张籍水部》诗:“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 翠莲 ﹞泡了一盘茶,托至堂前,摆下椅子,走到公婆面前,道:‘请公公、婆婆堂前吃茶。’” 鲁迅 《故事新编·奔月》:“ 羿 又在房里转了几个圈子,走到堂前,坐下,仰头看着对面壁上的彤弓、彤矢、卢弓、卢矢、弩机、长剑、短剑。”

(3).代指母亲。《宋史·列女传·陈堂前》:“ 陈堂前 , 汉州 雒县 王氏 女,节操行义为乡人所敬,但呼曰堂前,犹私家尊其母也。”

鹤发

白发。 南朝 梁 庾肩吾 《八关斋夜赋四城门·第三赋南城门老》:“鹤髮辞轩冕,鮐背烹葵菽。” 唐 刘希夷 《代悲白头翁》诗:“宛转娥眉能几时,须臾鹤髮乱如丝。” 郭沫若 《洪波曲》第七章四:“矮小的 张仲老 把他的童颜愈见涨红起来,星眼愈见睁圆起来,鹤发似乎有要直竖的形势。”

蛾眉

美人的秀眉。也喻指美女;美好的姿色

后有一人,自然蛾眉,明珰满身,绡縠参差。——唐· 李朝威《柳毅传》

里巷

街巷;胡同

这本小说的故事全是这个里巷的平凡小事

棹楔

门旁表宅树坊的木柱。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九:“﹝ 吴南溪 ﹞嫉贪如讎。尝謁一令,此令稍黷。既出门,见门外棹楔,颜曰‘牧爱’。 吴 眇一目,故仰视久之,曰:‘不佞眇,能视者“收受”,之义何谓也?’此令大惭,碎额。”

门庭

(1) 门前的空地;门口和庭院

(2) 指家庭或门第

改换门庭

蒿莱

(1).野草;杂草。《韩诗外传》卷一:“ 原宪 居 鲁 ,环堵之室,茨以蒿莱。”《后汉书·独行传·向栩》:“﹝ 向栩 ﹞及到官,略不视文书,舍中生蒿莱。” 唐 杜甫 《夏日叹》诗:“万人尚流冗,举目惟蒿莱。” 鲁迅 《集外集·<无题>诗》:“万家墨面没蒿莱,敢有歌吟动地哀。”

(2).草野。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三一:“战士食糟糠,贤者处蒿莱。” 唐 岑参 《送杜佐下第归陆浑别业》诗:“还须及秋赋,莫即隐蒿莱。” 黄侃 《效庾子山<咏怀>》:“我本蒿莱人,焉能知治乱?”

离鸾

比喻与配偶分开的人

离鸾别凤烟梧中。——李贺《湘妃》

转入

谓转变原来方向而进入某地或某方面。《中国 * 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始转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

将雏

(1).携带幼禽。 晋 成公绥 《啸赋》:“似鸿雁之将雏,羣鸣号乎沙漠。”

(2).指携带幼小的子女。 唐 杜甫 《清明》诗:“十年蹴踘将雏远,万里鞦韆习俗同。” 仇兆鳌 注:“将雏,谓挈子而行。” 鲁迅 《南腔北调集·为了忘却的记念》:“惯於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鬢有丝。”

霏微

(1).飘洒;飘溢。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神仙》:“雨散漫以霑服,云霏微而袭宇。” 唐 韩愈 《喜雪献裴尚书》诗:“浩荡乾坤合,霏微物象移。”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三:“盖泉自石门而下,初势甚微,已而散布半空……霏微滴沥,溅面洒肌。” 清 冒襄 《影梅庵忆语》:“使冷韵幽香,恒霏微于曲房斗室。”

(2).蒙蒙细雨。 元 王恽 《玉堂嘉话》卷八:“﹝ 竇儼 《水论》﹞五日一霏微,十日一霢沐。” 郭沫若 《烛影摇红》词:“霏微期过暑如蒸,空袭频投弹。”

(3).雨雪细小貌。 唐 李端 《巫山高》诗:“回合云藏日,霏微雨带风。” 元 刘伯亨 《朝元乐》曲:“这雪他初下霏微则是后渐疾,赤紧的风踅的雪急。” 清 纳兰性德 《浣溪沙》词:“五月 江 南麦已稀,黄梅时节雨霏微。” 聂绀弩 《林冲杨志合论》:“天冷了,窗外细雨霏微,窗纸叫风吹得飒飒地响。”

(4).迷蒙。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熙朝乐事》:“ 西湖 观月,秋爽最宜,烟波镜浄,上下一色。渔灯依岸,城角传风,山树霏微。” 清 顾炎武 《送张山人应鼎还江阴》诗:“旧京秋色转霏微,目送 毘陵 一雁飞。” 鲁迅 《呐喊·白光》:“然而白光却分明的又起来了,这回更广大,比硫黄火更白净,比朝雾更霏微。”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陈造,朝代:宋代
    仓官尉职贱谁如,终岁区区奉简书。胜日偷闲须著便,青山有约定来无。著书聊阁如椽笔,疾恶休张磔蝟须。好袖新瓢五峰路,碧淙清樾伴萧疎。
  • 作者:刘仲尹,朝代:元代
    骑鹤峰前第一人。不应著意怨王孙。当时艳态题诗处,好在香痕与泪痕。调雁柱,引蛾颦。绿窗弦索合筝。砌台歌舞阳春后,明月朱扉几断
  • 作者:辛弃疾,朝代:宋代
    泪眼送君倾似雨。不折垂杨,只倩愁随去。有底风光留不住。烟波万顷春江橹。老马临流痴不渡。应惜障泥,忘了寻春路。身在稼轩安稳处。书来不用多行数。
  • 作者:徐凝,朝代:唐代
    今年八月十五夜,寒雨萧萧不可闻。如练如霜在何处,吴山越水万重云。
  • 作者:曹勋,朝代:宋代
    不厌频来,探梅选胜湖山里。瑶林琼蕊。真是游方外。玉殿珠楼,不并人间世。何妨醉。都无寒意。满坐惟和气。
  • 作者:朱继芳,朝代:宋代
    纤手清闲理瑟工,高楼半在碧云中。行人岂是知音者,小立花阴待曲终。
  • 作者:释文珦,朝代:宋代
    支遁还山去,翛然世外心。不曾离磵壑,长是爱云林。马放秋场静,龙眠夜井深。山林如许到,早晚亦相寻。
  • 作者:陆游,朝代:宋代
    松间数语淡交成,不喜将身世上行。安得北窗风雪夜,地炉相对煮芜菁?
  • 作者:秦系,朝代:唐代
    闲闲麋鹿或相随,一两年来鬓欲衰。琴砚共依春酒瓮,云霞覆著破柴篱。注书不向时流说,种药空令道者知。久带纱巾仍藉草,山中那得见朝仪。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沿缘苏氏堤,霁景断烟低。

    遂造白禅所,閒寻碧篆题。

    堂围曲屏嶂,地是古招提。

    翠竹笼僧户,芳兰引客蹊。

    岩扉如有约,井木或无稽。

    策马因还去,钟声隔岭西。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