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汉语词典 >> 兰亭序在词典中的解释

兰亭序

拼音:lán tíng xù

兰亭序的解释

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集序》、《临河序》、《禊序》、《禊帖》。行书法帖。 东晋 穆帝 永和 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 王羲之 与 谢安 、 孙绰 等四十一人,在 山阴 (今 浙江 绍兴 ) 兰亭 “修禊”,会上各人作诗,并由 羲之 作序。法帖相传之本,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 唐 时为 太宗 所得,推为 王 书代表,曾命 赵模 等钩摹数本,分赐亲贵近臣。 太宗 死,以真迹殉葬。存世 唐 摹墨迹以“神龙本”为最著;石刻首推“定武本”。

词语分解

  • 兰的解释 兰 (蘭) á 指“兰草”和“兰花”:兰艾(“兰花”和“艾草”,喻君子小人)。兰谱(结拜盟兄弟时互相交换的帖子,上写各自家族的谱系。兰有香味,喻情投意合)。兰摧玉折(喻贤人夭折,后多用来哀悼人不幸
0
纠错

精彩推荐: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兰亭序汉语 快速查询。

评论

发表评论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